中文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 董事注意义务的概念及学说 | 第10-15页 |
(一) 董事注意义务的概念 | 第10-11页 |
1. 董事的义务产生的背景 | 第10-11页 |
2. 董事注意义务的概念 | 第11页 |
(二) 董事注意义务相关的学说 | 第11-13页 |
1. 信托关系说 | 第11-12页 |
2. 代理关系说 | 第12页 |
3. 委任关系说 | 第12-13页 |
(三) 董事注意义务与忠实义务的区别 | 第13-15页 |
二、 董事注意义务评判标准的比较研究 | 第15-25页 |
(一) 美国公司法中的注意义务与商业判断规则 | 第15-18页 |
(二) 英国公司法中注意义务主客观标准的变迁 | 第18-20页 |
(三) 德国公司法中的专家标准 | 第20-22页 |
(四) 商业判断规则 | 第22-25页 |
1. 商业判断规则与举证责任 | 第22-23页 |
2. 商业判断规则适用的前提条件 | 第23页 |
3. 商业判断规则存在的价值 | 第23-24页 |
4. 商业判断规则存在的不足 | 第24-25页 |
三、 我国董事注意义务审判实践的研究 | 第25-34页 |
(一) 样本案例的来源及选择 | 第25-26页 |
(二) 样本案例的统计分析 | 第26-28页 |
(三) 样本中与注意义务相关的案例的分析 | 第28-31页 |
(四) 我国相关审判实践的分析 | 第31-34页 |
1. 样本案例涉及公司的分类 | 第31-32页 |
2. 样本案例的数量分析 | 第32页 |
3. 案例判决中主客观标准以及商业判断规则的运用 | 第32-34页 |
四、 我国董事注意义务责任标准架构 | 第34-42页 |
(一) 董事注意义务行为标准与责任标准的区分 | 第34-35页 |
(二) 我国董事注意义务责任标准的架构 | 第35-42页 |
1. 董事的注意义务是否需要法律规制 | 第35-36页 |
2. 董事注意义务责任标准中商业判断规则存在的必要性 | 第36-37页 |
3. 主观判断标准与客观判断标准的选择 | 第37-38页 |
4. 商业决策的程序性规定对注意义务的影响 | 第38-39页 |
5. 董事会信赖其下属机构或个人的问题 | 第39-40页 |
6. 法官是否需要做出实质性判断 | 第40页 |
7. 其它事项对注意义务的影响 | 第40-42页 |
五、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