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浓度铝酸钠溶液脱硅工艺与理论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4页 |
·氧化铝生产方法及我国的铝土矿资源特点 | 第8-10页 |
·烧结法的基本流程 | 第10页 |
·含硅矿物对氧化铝生产的危害 | 第10-12页 |
·硅在铝酸钠溶液中的形态 | 第12-14页 |
·高浓度脱硅的意义和脱硅难点分析 | 第14-18页 |
·高浓度脱硅的意义 | 第14-15页 |
·高浓度铝酸钠溶液脱硅难点分析 | 第15-18页 |
·铝酸钠粗液脱硅 | 第18-23页 |
·钠硅渣的生成机理 | 第18-19页 |
·形成钠硅渣脱硅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水化石榴石的生成机理 | 第20-22页 |
·形成水化石榴石脱硅的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实验原料、设备和方法 | 第24-28页 |
·主要实验原料和设备 | 第24-25页 |
·实验原料 | 第24页 |
·主要实验设备 | 第24-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28页 |
·实验步骤 | 第25-26页 |
·分析方法 | 第26-28页 |
第三章 脱硅过程动力学研究 | 第28-38页 |
·基于形成钠硅渣一段脱硅过程动力学研究 | 第28-34页 |
·动力学方程推导及参数估计 | 第28-32页 |
·关于一段脱硅宏观动力学方程的讨论 | 第32-34页 |
·基于形成钙硅渣的深度脱硅动力学研究 | 第34-37页 |
·动力学方程推导及参数估计 | 第34-36页 |
·关于深度脱硅宏观动力学方程的讨论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基于生成钠硅渣的一段脱硅过程研究 | 第38-58页 |
·高浓度铝酸钠粗液一段常压脱硅过程研究 | 第38-45页 |
·温度、时间对一段常压脱硅的影响 | 第38页 |
·晶种对一段常压脱硅的影响 | 第38-43页 |
·溶液组成对一段常压脱硅的影响 | 第43-44页 |
·搅拌对一段常压脱硅的影响 | 第44-45页 |
·高浓度铝酸钠粗液一段加压脱硅过程研究 | 第45-56页 |
·温度、时间对一段加压脱硅的影响 | 第45-47页 |
·晶种对一段加压脱硅的影响 | 第47-51页 |
·溶液组成对一段加压脱硅的影响 | 第51-55页 |
·加压脱硅钠硅渣沉降性能研究 | 第55-56页 |
·高浓度一段脱硅渣相分析 | 第56-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基于生成钙硅渣的深度脱硅过程研究 | 第58-68页 |
·含钙化合物种类对二段深度脱硅的影响 | 第58-62页 |
·添加CaO的二段深度脱硅 | 第58-60页 |
·添加Ca(OH)_2的二段深度脱硅 | 第60-61页 |
·添加HCAC的二段深度脱硅 | 第61-62页 |
·温度、时间对二段深度脱硅的影响 | 第62-63页 |
·溶液组成对二段深度脱硅的影响 | 第63-66页 |
·Al_2O_3浓度对二段深度脱硅的影响 | 第63-65页 |
·Na_2Oc、Na_2Os对二段深度脱硅的影响 | 第65-66页 |
·小结 | 第66-6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主要结论 | 第68页 |
·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