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恒流量压差法的油液污染在线监测系统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在线油液监测技术 | 第8-11页 |
·油液监测技术 | 第8-9页 |
·油液监测技术的发展历史 | 第9-10页 |
·在线油液监测技术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1-16页 |
·各种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课题的提出和内容及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16页 |
·课题的内容 | 第16-17页 |
·课题的意义 | 第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油液污染控制理论 | 第18-35页 |
·油液污染度的等级标准 | 第18-23页 |
·SAE749D污染度等级标准 | 第18-19页 |
·NAS1638污染度等级标准 | 第19-20页 |
·IS04406污染度等级标准 | 第20-23页 |
·油液的污染分析 | 第23-27页 |
·污染物种类与特性 | 第23-25页 |
·油液污染的危害 | 第25-27页 |
·污染物成份分析 | 第27页 |
·油液的污染控制 | 第27-33页 |
·污染控制平衡图 | 第27-28页 |
·污染源及控制措施 | 第28-30页 |
·液压元件和系统的清洗 | 第30-31页 |
·防止污染侵入的主要措施 | 第31-32页 |
·油液的过滤 | 第32页 |
·油液的更换 | 第32-33页 |
·油液的净化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油液污染在线监测系统基本原理 | 第35-44页 |
·过滤的基本原理 | 第35-36页 |
·过滤介质的选择 | 第36-37页 |
·过滤介质的主要特性 | 第36页 |
·过滤介质的选材 | 第36-37页 |
·压差与污染度理论关系 | 第37-39页 |
·颗粒尺寸分布对测量的影响 | 第39-42页 |
·对数正态分布 | 第40-41页 |
·非对数正态分布 | 第41页 |
·实际颗粒尺寸分布与ACFTD的颗粒尺寸分布关系 | 第41-42页 |
·油液污染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 | 第42-43页 |
·油液污染在线监测系统的总体方案 | 第42页 |
·油液污染在线监测系统的主要功能 | 第42页 |
·油液污染在线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42-43页 |
·油液污染在线监测系统接入位置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在线监测系统的实现 | 第44-56页 |
·在线监测系统的硬件系统 | 第44-47页 |
·在线监测系统滤膜设计 | 第44-45页 |
·压力传感器的选择 | 第45-46页 |
·液压阀的选择 | 第46-47页 |
·油液污染在线监测系统的电子元件选型 | 第47-54页 |
·前置放大电路设计 | 第48-49页 |
·滤波电路的设计 | 第49-51页 |
·多路模拟开关集成电路选型 | 第51-53页 |
·A/D转换器选型 | 第53-54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使用LabVIEW进行数据采集与标定 | 第56-64页 |
·虚拟仪器技术概述 | 第56-58页 |
·虚拟仪器的概念 | 第56页 |
·虚拟仪器的特点及应用 | 第56-57页 |
·LabVIEW的特点及应用 | 第57-58页 |
·数据采集系统总体设计 | 第58-59页 |
·系统硬件设计 | 第58页 |
·软件系统设计 | 第58-59页 |
·系统模块设计 | 第59-63页 |
·密码验证模块 | 第59-60页 |
·压力数据采集模块 | 第60-61页 |
·压力数据计算模块 | 第61-62页 |
·压差污染度关系的曲线拟合模块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64页 |
·研究工作展望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