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化铁道电能质量控制调节方法及控制策略的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概述 | 第8-13页 |
| ·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 | 第8页 |
| ·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标准 | 第8页 |
| ·电气化铁道的电能质量 | 第8-9页 |
| ·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3页 |
| 2 电气化铁道电能质量问题的根源 | 第13-17页 |
| ·牵引供电系统概述 | 第13-14页 |
| ·牵引供电系统组成 | 第13-14页 |
| ·牵引供电方式 | 第14页 |
| ·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的特性 | 第14-15页 |
| ·电力供电系统特性 | 第14-15页 |
| ·牵引变特性 | 第15页 |
| ·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系统的负荷特性 | 第15-16页 |
| ·电力机车的电气特性 | 第16页 |
| ·电力机车运行条件 | 第16页 |
| ·小结 | 第16-17页 |
| 3 电气化铁道谐波和负序潮流计算 | 第17-29页 |
| ·电力机车的谐波源模型 | 第17页 |
| ·牵引网的计算模型 | 第17-18页 |
| ·牵引变压器的计算模型 | 第18-25页 |
| ·单相变压器 | 第18-19页 |
| ·YD11变压器 | 第19-21页 |
| ·三相V-v变压器 | 第21-22页 |
| ·Scoot(T)变压器 | 第22-24页 |
| ·阻抗平衡变压器 | 第24-25页 |
| ·交流系统各元件的谐波和负序计算模型 | 第25-27页 |
| ·发电机 | 第25-26页 |
| ·变压器 | 第26页 |
| ·输电线路 | 第26页 |
| ·负荷 | 第26-27页 |
| ·小结 | 第27-29页 |
| 4 电气化铁道电能质量控制 | 第29-36页 |
|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VC)概述 | 第29-32页 |
| ·概述 | 第29-30页 |
| ·TCR+FC型SVC的组成 | 第30-32页 |
| ·设计计算的原理 | 第32-35页 |
| ·理想补偿导纳网络 | 第32-33页 |
| ·用对称分量法分析补偿负荷 | 第33-34页 |
| ·用功率表示的负荷补偿 | 第34-35页 |
| ·小结 | 第35-36页 |
| 5 仿真软件CHP介绍 | 第36-42页 |
| ·仿真程序CHP概述 | 第36页 |
| ·网络元件模型建立 | 第36-42页 |
| ·支路模型 | 第36-37页 |
| ·输电线路模型 | 第37页 |
| ·滤波器模型 | 第37-38页 |
| ·变压器模型 | 第38-39页 |
| ·负荷模型 | 第39-40页 |
| ·发电机模型 | 第40页 |
| ·谐波电流源模型 | 第40-41页 |
| ·网络等值模型 | 第41-42页 |
| 6 沪汉蓉电气化铁道(安徽境内)电能质量分析治理 | 第42-55页 |
| ·沪汉蓉电铁路合武段安徽境内电气化铁路概况 | 第42-43页 |
| ·牵引供电方案 | 第43-44页 |
| ·安徽电网等值 | 第44页 |
| ·谐波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 第44-48页 |
| ·注入系统谐波计算 | 第44-46页 |
| ·背景谐波 | 第46页 |
| ·母线谐波电流允许值 | 第46-47页 |
| ·谐波电流计算 | 第47-48页 |
| ·小结 | 第48页 |
| ·负序对电网的影响 | 第48-52页 |
| ·三相电压不平衡度背景数据 | 第48-49页 |
| ·负序计算方法 | 第49-50页 |
| ·母线三相电压不平衡度计算结果 | 第50-51页 |
| ·发电机负序电流计算结果 | 第51页 |
| ·小结 | 第51-52页 |
| ·SVC设计 | 第52-55页 |
| ·方案选择 | 第52-53页 |
| ·SVC容量设计 | 第53-55页 |
| 7 小结 | 第55-57页 |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55页 |
| ·未来和展望 | 第55-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60-61页 |
| 附录 | 第61-70页 |
| 附录A 牵引站接线图 | 第61-63页 |
| 附录B 基本计算参数 | 第63-66页 |
| 附录C CHP仿真程序(部分) | 第66-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