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红外气体检测仪的研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引言 | 第9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气体浓度红外监测理论基础 | 第15-27页 |
·气体浓度红外监测的基本原理 | 第15-22页 |
·双原子分子的红外吸收频率 | 第16-20页 |
·多原子分子的红外吸收频率 | 第20-22页 |
·特征红外吸收波长 | 第22页 |
·红外传感器工作原理 | 第22-25页 |
·Lambert-Beer 定律 | 第22-24页 |
·红外吸收原理优点分析 | 第24-25页 |
·非色散红外吸收气体浓度监测技术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红外吸收型气体传感器的设计 | 第27-40页 |
·概述 | 第27页 |
·红外光源 | 第27-29页 |
·红外探测器的选型 | 第29-31页 |
·热电红外探测器的原理以及红外探测器的温度影响 | 第31-33页 |
·热电红外气体探测器的原理 | 第31页 |
·温度对测量的影响 | 第31-33页 |
·测量中的温度补偿技术 | 第33页 |
·双通道双补偿原理的探测器设计思想和方法 | 第33-39页 |
·双通道补偿原理 | 第33-36页 |
·光路气室结构的设计 | 第36-37页 |
·ZEMAX 仿真 | 第37-38页 |
·气室结构设计定型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红外吸收型气体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40-66页 |
·电源模块电路设计 | 第40-41页 |
·光源调制驱动电路设计 | 第41-42页 |
·信号调理电路 | 第42-43页 |
·微处理单元的选择 | 第43-52页 |
·数码显示驱动电路的设计 | 第52-56页 |
·CAN 总线传输设计 | 第56-61页 |
·CAN 总线的数据传输方式 | 第56-57页 |
·集成的CAN2.0B 控制器的应用 | 第57-58页 |
·应用单片机集成控制器设计时的几个特别的方面 | 第58-61页 |
·本质安全电路防爆设计 | 第61-63页 |
·印制电路板设计中的可靠性措施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检测系统的防护 | 第66-75页 |
·概述 | 第66页 |
·防爆原理及措施 | 第66-72页 |
·防爆原理 | 第66页 |
·防爆措施 | 第66-69页 |
·技术要求 | 第69-72页 |
·针对传感检测系统的防尘、防潮、防腐蚀措施 | 第72-73页 |
·防尘措施 | 第72页 |
·防潮、防腐蚀措施 | 第72-73页 |
·外型结构设计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系统初步标定 | 第75-78页 |
·概述 | 第75页 |
·实验样机 | 第75页 |
·标定实验 | 第75-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成果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