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4-26页 |
1.1 HIV病原学 | 第14-16页 |
1.2 HIV的传播 | 第16-19页 |
1.2.1 HIV的传染源与途径 | 第16-18页 |
1.2.2 HIV的全球传染形式 | 第18-19页 |
1.3 HIV的感染与增殖 | 第19-22页 |
1.3.1 HIV的感染增殖及调控 | 第19-22页 |
1.3.2 HIV的突变重组 | 第22页 |
1.4 HIV的表观遗传特征 | 第22-24页 |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第2章 河北省 1989-2015年HIV-1流行特征分析 | 第26-35页 |
2.1 资料来源 | 第26-27页 |
2.2 河北省HIV-1流行特征分析 | 第27-33页 |
2.2.1 HIV-1流行时间分布 | 第27-28页 |
2.2.2 HIV-1人口学分布 | 第28-33页 |
2.3 讨论 | 第33-35页 |
第3章 河北省HIV-1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 第35-76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6-46页 |
3.1.1 样本来源 | 第36-39页 |
3.1.2 实验材料 | 第39-41页 |
3.1.3 实验方法与过程 | 第41-46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46-72页 |
3.2.1 人口与流行病学资料 | 第46-47页 |
3.2.2 HIV-1 基因型分析 | 第47-48页 |
3.2.3 HIV-1 基因型的人口社会学分布 | 第48-52页 |
3.2.4 HIV-1 基因型的地理学分布 | 第52-54页 |
3.2.5 HIV-1 URFs分析 | 第54-65页 |
3.2.6 HIV-1 分子进化 | 第65-72页 |
3.3 讨论 | 第72-75页 |
3.4 小结 | 第75-76页 |
第4章 河北省MSM监测点中发现的新发感染MSM HIV-1 遗传基因多样性 | 第76-96页 |
4.1 材料和方法 | 第76-82页 |
4.1.1 样本来源 | 第76-77页 |
4.1.2 实验材料 | 第77-78页 |
4.1.3 数据处理软件与分析工具 | 第78页 |
4.1.4 实验方法及过程 | 第78-82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82-94页 |
4.2.1 新发感染MSM的人口社会学特征 | 第82-83页 |
4.2.2 HIV-1 基因型及分布 | 第83-90页 |
4.2.3 HIV-1URFs重组分析 | 第90-92页 |
4.2.4 HIV-1 分子进化分析 | 第92-94页 |
4.3 讨论 | 第94-95页 |
4.4 小结 | 第95-96页 |
第5章 HIV-1 耐药基因突变 | 第96-119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96-98页 |
5.1.1 样本来源 | 第96-97页 |
5.1.2 实验材料 | 第97页 |
5.1.3 数据处理软件与分析工具 | 第97页 |
5.1.4 实验方法及过程 | 第97-98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98-117页 |
5.2.1 流行病学信息 | 第98-101页 |
5.2.2 HIV-1 基因型分析 | 第101-102页 |
5.2.3 HIV-1 耐药基因突变 | 第102-106页 |
5.2.4 HIV-1 耐药基因突变分布 | 第106-108页 |
5.2.5 HIV-1 耐药相关影响因素 | 第108-109页 |
5.2.6 16-25 岁人群中传递性耐药监测 | 第109-114页 |
5.2.7 MSM监测点新发感染MSM中传递性耐药监测 | 第114-117页 |
5.3 讨论 | 第117-118页 |
5.4 小结 | 第118-119页 |
第6章 结论 | 第119-121页 |
6.1 河北省HIV-1 流行形式 | 第119页 |
6.2 河北省HIV-1 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 第119页 |
6.3 新发感染MSM中HIV-1 遗传基因流行特征 | 第119-120页 |
6.4 河北省HIV-1 耐药基因突变 | 第120-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36页 |
附录 | 第136-138页 |
附1文中使用到的一些单词缩略语的全称 | 第136-138页 |
致谢 | 第138-13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