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24页 |
·药物载体控释系统 | 第7-9页 |
·控制释放体系的高分子载体材料及其降解过程 | 第9-10页 |
·神经胶质瘤的特性及其治疗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脑胶质瘤的特性 | 第10-12页 |
·脑胶质瘤的治疗进展 | 第12-13页 |
·制备微球的主要方法 | 第13-18页 |
·溶剂挥发法 | 第13-15页 |
·相分离法 | 第15-17页 |
·喷雾干燥法 | 第17-18页 |
·聚乳酸类缓控释制剂 | 第18-20页 |
·聚乳酸类缓控释注射制剂 | 第18-19页 |
·植入剂的制备和颅内植入 | 第19-20页 |
·化疗药物BCNU 的理化性质及药理学作用 | 第20-23页 |
·卡氮芥概述 | 第20-21页 |
·卡氮芥的稳定性与药理学作用 | 第21页 |
·抗癌药物-紫杉醇概述 | 第21-23页 |
·本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喷雾干燥法制备聚乳酸微球工艺条件的选择 | 第24-39页 |
·实验原料与设备 | 第25页 |
·实验原料与试剂 | 第25页 |
·实验设备 | 第25页 |
·实验 | 第25-28页 |
·制备PLA 空白微球 | 第25-27页 |
·载药微球的制备 | 第27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球形貌 | 第27页 |
·核磁共振谱仪测定药物稳定性 | 第27-28页 |
·差热扫描量热(DSC)分析 | 第28页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28-38页 |
·溶剂对微球形态与粒径的影响 | 第28-30页 |
·温度对PLA 微球形态与粒径的影响 | 第30-32页 |
·浓度对微球形态与粒径的影响 | 第32-33页 |
·温度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 | 第33-34页 |
·不同投药比对微球形貌的影响 | 第34-36页 |
·药物用量对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 | 第36-38页 |
·本章结论 | 第38-39页 |
第三章 可分散制剂的制备及药物释放研究 | 第39-62页 |
·实验原料及设备 | 第39-40页 |
·实验原料与试剂 | 第39-40页 |
·实验设备 | 第40页 |
·实验 | 第40-44页 |
·喷雾干燥聚乳酸载药微球再分散性研究 | 第40-41页 |
·动态光散射粒度分析 | 第41页 |
·载药率的测定 | 第41-43页 |
·载药微球药物的体外释放 | 第43-44页 |
·MTT 法(噻唑兰比色分析法)检测载药微球的细胞抑制率 | 第4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4-61页 |
·载药率和包封率的测定 | 第44-48页 |
·载药微球再分散性分析 | 第48-53页 |
·药物释放行为的研究 | 第53-59页 |
·MTT 法检测细胞抑制率结果 | 第59-61页 |
·本章结论 | 第61-62页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