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核桃研究的生态、经济意义及核桃遗传多样性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RAPD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用 | 第12-14页 |
·RAPD的原理 | 第12-13页 |
·RAPD标记的特点 | 第13页 |
·RAPD用于品种鉴定 | 第13-14页 |
·AFLP标记的原理和特点 | 第14-16页 |
·AFLP标记的基本原理 | 第14页 |
·AFLP标记的特点 | 第14-15页 |
·AFLP在果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鉴定、种群遗传分化研究及分子辅助育种上的应用 | 第15-16页 |
·分子标记在研究核桃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鉴定、种群分类上的应用 | 第16-18页 |
·RAPD在核桃种群分类上的应用 | 第16-17页 |
·RAPD在核桃种属鉴定中的应用 | 第17页 |
·RAPD技术在核桃目标性状连锁的遗传基因寻找上的应用 | 第17-18页 |
·国内外分子标记运用于核桃研究的动态与比较 | 第18-19页 |
2 本实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3 核桃与铁核桃种间关系的RAPD鉴定 | 第20-2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0-23页 |
·材料 | 第20-21页 |
·试验方法 | 第21-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3-27页 |
·提取DNA的定性定量分析比较 | 第24-25页 |
·RAPD结果分析 | 第25-27页 |
·讨论 | 第27-28页 |
4 干旱干热河谷核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AFLP分析 | 第28-4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8-30页 |
·材料 | 第28-29页 |
·接头、引物 | 第29-30页 |
·试验方法 | 第30-35页 |
·取样及DNA的制备的两种方法 | 第30页 |
·AFLP分析 | 第30-3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5-43页 |
·基因组DNA双酶切、DNA片段预扩增及选择性扩增的效果 | 第35-36页 |
·不同DNA提取方法对AFLP扩增的影响 | 第36页 |
·AFLP扩增产物的多态性 | 第36-39页 |
·居群遗传多样性 | 第39-40页 |
·居群遗传分化 | 第40页 |
·居群间的遗传距离与遗传相似性、UPGMA聚类、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之间的相关性 | 第40-42页 |
·居群个体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PCA) | 第42-43页 |
·讨论 | 第43-45页 |
·核桃与铁核桃种间关系探讨 | 第43页 |
·遗传多样性 | 第43-44页 |
·遗传结构与基因流 | 第44-45页 |
·核桃与铁核桃6个居群的遗传距离与聚类分析 | 第45页 |
5 结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致谢 | 第51-53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