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第一章 鱼类耳石研究综述 | 第10-25页 |
·耳石的基本形态 | 第10-11页 |
·耳石形态的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耳石的形态发育 | 第11页 |
·耳石的微结构研究 | 第11-13页 |
·构成 | 第11-12页 |
·成分 | 第12-13页 |
·耳石轮纹 | 第13-16页 |
·轮纹分类 | 第13-15页 |
·第一轮形成时间 | 第15-16页 |
·轮纹特征 | 第16页 |
·耳石生长的研究 | 第16-17页 |
·基本的生长研究 | 第16-17页 |
·耳石生长与鱼体生长的关系 | 第17页 |
·影响耳石轮纹形成的因素 | 第17-20页 |
·光照 | 第17-18页 |
·温度 | 第18-19页 |
·营养 | 第19页 |
·生长率 | 第19-20页 |
·盐度 | 第20页 |
·耳石的应用研究 | 第20-22页 |
·年龄的鉴定 | 第20-21页 |
·生活史研究 | 第21-22页 |
·种类和群体鉴别 | 第22页 |
·前景与展望 | 第22-23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3-25页 |
第二章 黑尾近红鲌仔稚鱼耳石形态发育的研究 | 第25-4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5-27页 |
·亲鱼受精与孵化管理 | 第25页 |
·培育方法 | 第25-26页 |
·取样、数据测定和图像采集 | 第26页 |
·耳石形态术语 | 第26-27页 |
·图像整理与数据处理 | 第27页 |
·结果 | 第27-39页 |
·仔稚鱼形态发育 | 第27-29页 |
·仔稚鱼全长生长 | 第29-30页 |
·耳石形态发育 | 第30-31页 |
·耳石生长 | 第31-34页 |
·耳石生长率 | 第34-37页 |
·耳石生长发育与仔稚鱼生长发育的关系 | 第37-39页 |
·讨论 | 第39-42页 |
·仔稚鱼生长发育 | 第39页 |
·耳石生长发育 | 第39-40页 |
·耳石生长发育与鱼体生长发育的关系 | 第40-42页 |
第三章 黑尾近红鲌仔稚鱼耳石轮纹特征分析 | 第42-5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2-43页 |
·亲鱼受精与孵化管理 | 第42页 |
·培育方法 | 第42页 |
·取样、数据测定和图像采集 | 第42-43页 |
·数据处理 | 第43页 |
·结果 | 第43-48页 |
·耳石原基和中心核 | 第43-44页 |
·耳石日轮 | 第44-45页 |
·耳石轮纹清晰度 | 第45-46页 |
·耳石日轮与日龄的关系 | 第46页 |
·耳石轮径及轮纹间距 | 第46-47页 |
·标记轮 | 第47-48页 |
·讨论 | 第48-50页 |
·关于耳石原基和中心核 | 第48页 |
·关于第一条日轮的形成 | 第48-49页 |
·耳石日轮与日龄的关系 | 第49页 |
·标记轮 | 第49页 |
·耳石轮径及轮纹间距 | 第49-50页 |
第四章 环境因素对黑尾近红鲌仔稚鱼耳石日轮沉积的影响 | 第50-63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50-52页 |
·亲鱼受精与孵化管理 | 第50页 |
·培育方法 | 第50页 |
·实验方法 | 第50-51页 |
·取样 | 第51-52页 |
·数据处理 | 第52页 |
·结果 | 第52-61页 |
·光周期对耳石日轮沉积规律的影响研究 | 第52-55页 |
·水温对耳石日轮沉积规律的影响研究 | 第55-58页 |
·投饵频率对耳石日轮沉积规律的影响研究 | 第58-61页 |
·讨论 | 第61-63页 |
·关于标记轮的确定 | 第61页 |
·光周期对耳石日轮沉积规律的影响研究 | 第61页 |
·水温对耳石日轮沉积规律的影响研究 | 第61-62页 |
·投饵频率对耳石日轮沉积规律的影响研究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5页 |
图版 | 第75-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