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

统筹学指导下的我国快速城市化阶段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3页
     ·研究背景第9-12页
     ·研究意义第12-13页
   ·论文标题释义与研究范围界定第13-14页
   ·研究方法与创新第14-15页
     ·研究方法第14页
     ·研究创新点第14-15页
   ·研究内容与框架第15-17页
第2章 相关研究动态与实践探索综述第17-34页
   ·控规的产生与发展第17-22页
     ·控规产生的背景及原因第17-19页
     ·控规的发展历程第19-22页
   ·国内几个大城市控规实践探索分析第22-26页
     ·深圳—法定图则第22-23页
     ·广东—控规编制指引第23-24页
     ·北京—控规调整第24-26页
   ·控规问题相关研究第26-28页
     ·控规文献综述第26-27页
     ·城市实践探索的问题第27-28页
   ·问题思考——控规实践过程中的“有限理性”第28-34页
     ·控规编制的技术“理性”不够第29-30页
     ·控规法定化的认识“理性”没有到位第30-32页
     ·规划管理“理性”缺失第32-34页
第3章 控制性详细规划借鉴统筹学理论的需求研究第34-43页
   ·控制性详细规划借鉴统筹学理论的现实基础第34-36页
     ·效率优先—控规中社会“理性”的缺失第34-35页
     ·实用主义与人本主义—控规中价值“理性”的缺失第35-36页
   ·控制性详细规划借鉴统筹学理论的理论前提第36-38页
     ·统筹学概念释义与理论起源第36-37页
     ·统筹学四层准则和三个环节的概念体系构成第37-38页
     ·统筹学的目标体系构成第38页
   ·控制性规划借鉴统筹学理论的逻辑思辨第38-43页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统筹兼顾的迫切需要第39-40页
     ·其他筹划管理科学理论的缺憾第40-43页
第4章 统筹学指导下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关研究第43-63页
   ·理论阶段的统筹研究—用统筹学的观点重新审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控规第43-47页
     ·对控规目的和意义的再理解第43-45页
     ·对控规本质和特性的再认识第45-47页
   ·理事阶段的统筹规划—合理的控规刚性与弹性研究第47-55页
     ·控规内容的基本涵盖与发展趋势第47-49页
     ·现行控规编制办法对于刚性和弹性的界定及问题第49-51页
     ·关于控规控制内容的刚性与弹性的探索——以南京为例第51-52页
     ·基于统筹学的控规控制内容的刚性与弹性界定的原则讨论第52-55页
   ·理用阶段的统筹安排—优化的控规刚性和弹性体系架构第55-62页
     ·现行控规控制内容刚性和弹性层次结构的模式与不足第55-56页
     ·基于统筹学的控规控制内容刚性与弹性层次结构体系的构建尝试第56-62页
   ·小结第62-63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63-66页
   ·引入统筹学理论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第63页
   ·基于统筹学理论的控规新特征第63-64页
   ·研究局限性第64页
   ·展望与后续研究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专著第66页
 期刊第66-67页
 学位论文第67-68页
附录: 中国第一部关于统筹学理论的专著第68-75页
后记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竹子运用于环境--竹构临时住所的研究
下一篇:整合策略引导下的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地区更新改造研究--以郑州火车站西广场地区改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