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力学论文--振动理论论文--减振、隔振理论论文

非线性双层隔振系统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6页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3-18页
   ·隔振器的非线性特性第18-24页
     ·橡胶隔振元件的发展第18-19页
     ·滞后非线性动力学研究第19-22页
     ·滞后非线性系统响应研究第22-24页
   ·随机最优控制研究第24-25页
   ·本人工作第25-26页
第2章 橡胶钢丝绳隔振器动态非线性阻尼模型第26-35页
   ·引言第26页
   ·抗冲器动态特性的测试方法第26-28页
   ·试验设备及测试步骤第28-29页
   ·试验数据及参数识别第29-34页
   ·结果分析第34页
   ·结论第34-35页
第3章 双层隔振系统模型的建立第35-53页
   ·引言第35页
   ·力学模型第35-36页
   ·坐标系的建立及变换关系第36-37页
   ·双层隔振系统振动微分方程的建立第37-46页
     ·下层隔振器变形的推导第38-39页
     ·两刚体之间隔振器变形的推导第39-40页
     ·隔振器的主轴坐标系(局部坐标系)第40-45页
     ·方程的建立—牛顿欧拉方程第45-46页
   ·实例计算第46-52页
     ·实例1—单层隔振系统第46-49页
     ·实例2—双层隔振系统第49-52页
   ·小结第52-53页
第4章 系统的最优控制研究第53-64页
   ·引言第53-54页
   ·最优控制理论和准最优控制理论第54-57页
     ·受有色噪声干扰的系统第54-55页
     ·最优控制第55页
     ·等效最优控制(ECPM)第55-57页
   ·双层隔振系统在冲击和随机载荷下的最优控制第57-61页
     ·隔振系统在确定性荷载作用下的理想最优控制第59-60页
     ·隔振系统在随机荷载作用下的理想最优控制第60-61页
   ·控制参数设计—等效最优控制特性法(ECPM)第61页
   ·算例及结果第61-63页
     ·基本数据第61-62页
     ·冲击加速度第62页
     ·结果与讨论第62-63页
   ·结论第63-64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引言第64页
   ·本文主要工作第64-65页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65页
   ·进一步工作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2页
致谢第72-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录用的论文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功能梯度材料结构的非传统Hamilton变分原理及其有限元法
下一篇:空间充气展开结构动力学特性及其参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