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5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光网络的演进 | 第13-25页 |
·光路交换(OCS)网络 | 第15-20页 |
·光突发交换(OBS)网络 | 第20-24页 |
·光分组交换(OPS)网络 | 第24-25页 |
·OBS/OCS网融合的意义及研究现状 | 第25-28页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5页 |
第二章 基于重叠模型的多层多域OBS/OCS透明光网络 | 第35-73页 |
·引言 | 第35-36页 |
·多层多域OBS/OCS透明光网络架构设计 | 第36-51页 |
·OBS/GMPLS网络所需解决的问题 | 第38-39页 |
·OBS/GMPLS网络的设计 | 第39-51页 |
·OBS/GMPLS网络的实现 | 第51-61页 |
·OBS/GMPLS网络接口 | 第52-56页 |
·动态偏置时间机制 | 第56-58页 |
·OBS/GMPLS网络的信令流程 | 第58-61页 |
·网络实验床和实验验证 | 第61-70页 |
·OBS/GMPLS网络实验平台 | 第61-66页 |
·动态建立端到端的OLSP | 第66-68页 |
·Group-LSP的动态重路由 | 第68-69页 |
·动态更新偏置时间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第三章 OBS/GMPLS网络的生存性策略 | 第73-100页 |
·引言 | 第73-74页 |
·OBS网络的生存性策略 | 第74-78页 |
·基于突发包克隆的1+1保护机制 | 第74-76页 |
·基于突发包重传的恢复机制 | 第76-78页 |
·GMPLS网络的动态保护恢复 | 第78-79页 |
·OBS/GMPLS网络的联合生存性策略 | 第79-86页 |
·端到端动态保护恢复策略 | 第80-82页 |
·OBS/GMPLS接口更新以及信令扩展 | 第82-84页 |
·故障检测 | 第84-86页 |
·OBS/GMPLS网络的生存性实验 | 第86-91页 |
·突发包重传实验 | 第88-90页 |
·GMPLS动态保护恢复实验 | 第90-91页 |
·TCP业务在故障恢复中的特性 | 第91-97页 |
·OBS/GMPLS网络中TCP的传输性能 | 第91-93页 |
·TCP传输实验 | 第93-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0页 |
第四章 OBS/GMPLS网络对业务的支持 | 第100-122页 |
·引言 | 第100-101页 |
·OBS/GMPLS网络对流媒体业务的支持 | 第101-107页 |
·实时流媒体传输的特点 | 第102页 |
·实验评估 | 第102-107页 |
·OBS/GMPLS网络对TDM类业务的支持 | 第107-120页 |
·扩展JET支持TDM类业务 | 第108-117页 |
·扩展OBS/GMPLS网络实验平台 | 第117-118页 |
·TDM类业务传输实验 | 第118-120页 |
本章小结 | 第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2-125页 |
·总结 | 第122-123页 |
·展望 | 第123-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25页 |
缩略词索引表 | 第125-128页 |
致谢 | 第128-129页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129-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