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生物双稳态理论与相关合成生物学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概述第9-16页
   ·理论生物学的发展第9-10页
   ·几种理论生物学常用的研究方法第10-14页
     ·布尔逻辑运算第10-11页
     ·非线性常微分方程方法第11-12页
     ·随机动力学模拟方法第12-14页
   ·双稳态研究在理论生物学中的意义第14页
   ·合成生物的发展和现状第14-15页
   ·本论文的概况第15-16页
第二章 生物系统中的双稳态第16-37页
 引言第16-20页
   ·大肠杆菌乳糖(LACTOSE)代谢网络中的双稳态第20-22页
     ·乳糖代谢通路中的双稳态第20页
     ·乳糖代谢相关网络的精细结构第20-22页
   ·LAMBDA 噬菌体对溶源态或溶菌态抉择第22-29页
     ·lambda 噬菌体的生命周期第22-23页
     ·lambda 噬菌体的生命周期的基因调控网络第23-25页
     ·lambda 噬菌体中的基因开关第25-29页
   ·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双稳态现象第29-33页
     ·微生物中有关耐药性的表型分化现象第29-30页
     ·控制这种表型分化的分子机制第30-33页
   ·细菌-宿主相互作用相关的双稳态现象第33-37页
     ·Type I 型菌毛的全有和全无现象第34-37页
第三章 对生物双稳态系统的理论建模工作(I)第37-46页
   ·耐药性细菌和TOXIN-ANTITOXIN 模块第37-38页
   ·理论模型第38-42页
     ·最简单的理论模型第38-39页
     ·这个模型没有双稳态第39-41页
     ·考虑了协同作用的理论模型第41-42页
   ·改良后的模型重现了双稳态现象和生长速率的影响第42-45页
   ·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对生物双稳态的系统理论建模工作(II)第46-62页
   ·LAMBDA 基因调控开关的定量试验结果第46-47页
   ·转录因子寻找其特异结合位点的机制第47-50页
   ·改进后的热动力学理论模型第50-53页
     ·引入参数△G_(basal_quasi 2d)~(CI_2)第50页
     ·引入参数ΔG _(oct)第50-51页
     ·拟合试验所用的定量试验体系第51-52页
     ·基于统计物理的定量模型第52-53页
   ·LAMBDA 基因调控开关定量模拟结果第53-61页
     ·拟合两个必要参数△G_(basal_quasi 2d)~(CI_2)和ΔG _(oct)第53-54页
     ·Lambda 的溶源态是绝对稳定的第54-57页
     ·Cro 的生物学功能第57-61页
   ·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生物中的模块及其在合成生物学中的应用第62-71页
   ·DNA 层次的生物模块第62-64页
   ·RNA 层次的生物模块第64-65页
   ·蛋白质层次的生物模块第65-67页
   ·生物网络层次的生物模块第67-69页
   ·人工合成的生物网络模块第69-71页
第六章 人工合成时序性基因逻辑开关的研究第71-97页
   ·合成生物学与时序性逻辑元件概述第71-72页
   ·试验设计与试验原理第72-78页
     ·具体的基因网络设计第72-76页
     ·二进制基因计数器的布尔逻辑演化图第76-78页
   ·试验过程和结果第78-84页
     ·理性设计双稳态的试验第78-81页
     ·关于或非逻辑元件的试验第81-83页
     ·连接因子LacI 的质粒构建第83-84页
   ·用定向进化的方法微调双稳态元件第84-88页
   ·用定向进化方法构建二进制基因计数器第88-95页
     ·定向进化中突变靶点的选取第88-89页
     ·定向进化的试验过程和结果第89-95页
   ·对照试验第95-96页
   ·小结第96-97页
总结第97-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6页
已完成工作第116-117页
致谢第117-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软件体系结构的容错机制动态配置技术研究
下一篇:呋喃酮类香料合成及Maillard反应中间体与半胱氨酸模型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