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代位诉讼制度研究
中文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6-7页 |
一 股东代位诉讼制度概述 | 第7-12页 |
(一) 股东代位诉讼制度的概念、特点和立法价值 | 第7-8页 |
(二) 股东代位诉讼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8-9页 |
(三) 股东代位诉讼与其他相关制度的关系 | 第9-12页 |
1 股东代位诉讼与股东直接诉讼的关系 | 第9-10页 |
2 股东代位诉讼与债权人代位诉讼的关系 | 第10-12页 |
二 股东代位诉讼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2-14页 |
(一) 权利平等保护理论 | 第12-13页 |
(二) 既判力扩张和当事人适格 | 第13-14页 |
三 股东代位诉讼制度的当事人 | 第14-23页 |
(一) 股东代位诉讼的原告 | 第14-17页 |
1 持股时间的限制 | 第14-15页 |
2 持股比例的限制 | 第15页 |
3 代表的公正性 | 第15-17页 |
(二) 股东代位诉讼的被告 | 第17-18页 |
(三) 公司在代位诉讼中的地位 | 第18-21页 |
(四) 其他股东在代位诉讼中的地位 | 第21-23页 |
四 股东代位诉讼的激励机制 | 第23-26页 |
(一) 胜诉原告股东的费用补偿制度 | 第23-24页 |
(二) 比例性个别赔偿制度 | 第24-26页 |
五 股东代位诉讼的制约机制 | 第26-31页 |
(一) 股东代位诉讼的前置程序 | 第26-28页 |
(二) 诉讼费用担保制度 | 第28页 |
(三) 败诉原告股东的赔偿责任 | 第28-31页 |
1 败诉股东对公司的赔偿责任 | 第29-30页 |
2 败诉股东对被告的赔偿责任 | 第30-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35-36页 |
后记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