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前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跨国并购的概述 | 第9-16页 |
第一节 跨国并购的定义以及特点 | 第9-12页 |
一、企业并购的含义 | 第9页 |
二、企业并购的主要类型 | 第9-10页 |
三、跨国并购的定义以及特征 | 第10-12页 |
第二节 跨国并购的利弊分析 | 第12-14页 |
一、跨国并购的积极影响 | 第12-13页 |
二、跨国并购的消极影响 | 第13-14页 |
第三节 反垄断法规制跨国并购的必要性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跨国企业在我国并购的发展现状以及其特点 | 第16-20页 |
第一节 跨国企业在我国并购的发展现状 | 第16-17页 |
第二节 跨国企业在我国并购的特点 | 第17-20页 |
一、并购的速度不断加快以及规模不断扩大 | 第17页 |
二、并购方式的呈现多样化特点 | 第17-18页 |
三、并购的主体多样化 | 第18-19页 |
四、并购领域的扩大 | 第19页 |
五、并购目标的鲜明化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我国反垄断法对于跨国并购的规定 | 第20-27页 |
第一节 经营者集中的情形 | 第20-21页 |
第二节 经营者集中的申报制度 | 第21-22页 |
一、申报的审查制度 | 第21页 |
二、申报的标准 | 第21-22页 |
三、申报的期限 | 第22页 |
第三节 经营者集中的审查制度 | 第22-25页 |
一、审查的标准 | 第22-23页 |
二、审查期限 | 第23-24页 |
三、经营者集中的豁免条件 | 第24-25页 |
第四节 违法进行经营者集中的法律责任和法律救济 | 第25-27页 |
第四章 国外立法对于跨国并购的反垄断规定的比较分析以及完善我国垄断立法的建议 | 第27-38页 |
第一节 国外对于跨国并购的反垄断规定的比较分析 | 第27-31页 |
一、美国的反垄断法律制度 | 第27-28页 |
二、欧盟的反垄断法律制度 | 第28-30页 |
三、日本的反垄断法律制度 | 第30-31页 |
第二节 我国反垄断立法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的建议 | 第31-38页 |
一、进一步明确相关市场的认定标准 | 第31-34页 |
二、明确对于合并中有关不竞争条款的审查 | 第34-35页 |
三、增加对于并购破产企业的并购审查的豁免制度 | 第35-36页 |
四、完善有关域外效力的规定 | 第36-37页 |
五、对民事赔偿标准作出具体规定,并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 | 第37页 |
六、规定刑事责任,以增加反垄断法的威慑力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