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基于过程的大麦生长发育模拟模型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4页
第一章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研究概述第14-37页
 一、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定义和特征第14-16页
 二、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研究进展第16-23页
 三、大麦生长模拟模型的发展动态第23-27页
 四、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7-28页
 参考文献第28-37页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37-42页
 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37-38页
 2 资料来源第38-40页
 3 模型的构建与检验第40-42页
第三章 基于过程的大麦顶端发育和物候期模拟模型Ⅰ.模型的描述第42-5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3页
 2 模型的构建第43-50页
   ·生理发育时间的模拟原理第43页
   ·生理发育时间模型的参数化第43-50页
 3 讨论与小结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第四章 基于过程的大麦顶端发育和物候期模拟模型Ⅱ.模型的检验第55-6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6页
 2 模型的检验第56-63页
   ·模型检验方法第56页
   ·模型参数的求算方法第56-57页
   ·模型检验与评价第57-63页
 3 讨论与小结第63-66页
   ·有关模型稳定性方面的探讨第63-64页
   ·有关光周期反应起始点的问题第64-65页
   ·模型构建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第五章 大麦叶面积指数的模拟模型第68-7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9页
   ·试验设计第69页
   ·模型的实现第6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9-73页
   ·叶面积指数变化的基本模型第69-71页
   ·模型的检验与评价第71-73页
 3 讨论与小结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第六章 大麦光合生产与物质积累的模拟模型第79-9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0页
 2 建模的思路第80-84页
   ·光合作用第80-83页
   ·呼吸作用与干物质积累模型第83-8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84-86页
   ·模拟模型的检验方法第84页
   ·辛普森积分与高斯积分模拟方法的对比检验第84-86页
 4 讨论与小结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0页
第七章 大麦干物质分配与器官生长的模拟模型第90-10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91-92页
   ·试验设计第91页
   ·模型的实现第91-9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92-97页
   ·植株干物质分配的基本模式第92-93页
   ·植株各器官干重的模拟第93-94页
   ·模型的检验与评价第94-97页
 3 讨论与结论第97-100页
   ·讨论第97-99页
   ·结论第99-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3页
第八章 大麦产量构成模型第103-11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04页
   ·试验设计第104页
   ·模拟检验方法第104页
 2 模型的建立第104-106页
   ·产量三因素的模拟第104-105页
   ·水肥丰缺因子的估算第105-106页
 3 模型的检验第106-108页
   ·单位面积穗数第106页
   ·每穗粒数第106-107页
   ·千粒重第107-108页
   ·产量第108页
 4 讨论与小结第108-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3页
第九章 讨论与结论第113-124页
 1 讨论第113-118页
   ·大麦顶端发育与物候期过程的模拟第113-114页
   ·大麦叶面积指数的模拟第114-115页
   ·大麦光合生产与物质积累的模拟第115-116页
   ·大麦干物质分配与器官生长的模拟第116页
   ·大麦产量构成的模拟第116-117页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第117-118页
   ·今后的研究设想第118页
 2 结论第118-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24页
模型变量表第124-128页
致谢第128-130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第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三个重叠重组自交系精细定位棉花染色体24部分区段的纤维品质及产量性状QTL
下一篇:基于GIS与模型的小麦籽粒品质生态区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