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引言 | 第9-10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旋叶式压缩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2 热力过程数学模型 | 第17-70页 |
·引言 | 第17页 |
·控制容积及其能量方程和质量方程 | 第17-20页 |
·工质的热物理性质 | 第20-34页 |
·R134a 的热物理性质计算 | 第20-31页 |
·R12 的热物理性质 | 第31-34页 |
·几何分析 | 第34-52页 |
·基元容积及其变化率 | 第34-39页 |
·吸气口面积变化 | 第39-45页 |
·基元容积与排气孔连通面积变化 | 第45-52页 |
·泄漏模型 | 第52-61页 |
·最小径向间隙处的泄漏 | 第53-55页 |
·通过滑片侧面间隙的泄漏 | 第55-56页 |
·通过滑片端面间隙的泄漏 | 第56页 |
·通过转子端面的泄漏 | 第56-61页 |
·传热模型 | 第61-62页 |
·基元容积表面的换热 | 第61页 |
·气缸体上吸气通孔的换热 | 第61-62页 |
·排气孔与基元容积的质量交换 | 第62-63页 |
·气阀的运动规律和通过气阀的流动/排气过程 | 第63-66页 |
·气阀运动方程 | 第64-66页 |
·作用在气阀上的气体推力 | 第66页 |
·吸气过程 | 第66-68页 |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及压缩机的运行工况 | 第68-70页 |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状态点的确定及压缩机的运行工况 | 第68页 |
·单位制冷量和单位等熵功 | 第68-69页 |
·理论制冷量和等熵功率 | 第69页 |
·实际质量流量、实际制冷量和容积效率 | 第69页 |
·指示功率和指示效率 | 第69-70页 |
3 动力学模型 | 第70-117页 |
·滑片受力分析 | 第70-85页 |
·滑片头部与气缸的接触点 | 第70-73页 |
·滑片伸出滑片槽的长度 | 第73-75页 |
·转子中心到滑片重心的距离 | 第75页 |
·滑片受力分析 | 第75-76页 |
·力及力矩的计算 | 第76-84页 |
·滑片接触力的求解 | 第84-85页 |
·转子受力分析 | 第85-90页 |
·径向气体力 | 第85-87页 |
·滑片作用力 | 第87-88页 |
·阻力矩 | 第88-90页 |
·轴承分析 | 第90-93页 |
·摩擦功耗 | 第93页 |
·润滑系统与背压腔分析 | 第93-113页 |
·润滑系统 | 第94-95页 |
·蝶型槽内润滑油量分析 | 第95-97页 |
·蝶型槽内润滑油压力分析 | 第97-98页 |
·背压腔压力的计算 | 第98-99页 |
·背压腔与滑片槽干涉面积的计算 | 第99-113页 |
·滑片头部润滑油膜分析 | 第113-115页 |
·滑片侧面润滑分析 | 第115-117页 |
4 数值方法和程序结构 | 第117-124页 |
·数值方法 | 第117-118页 |
·热力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 | 第117页 |
·热力学模型的数值解 | 第117-118页 |
·动力学模型的数值解 | 第118页 |
·程序结构 | 第118-124页 |
·热力过程模拟流程图 | 第119-122页 |
·动力学模拟流程图 | 第122-124页 |
5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124-135页 |
·热力学计算结果 | 第124-129页 |
·基元容积及余隙容积压力变化 | 第124-126页 |
·阀片工作状态 | 第126页 |
·制冷量及其影响因素 | 第126-129页 |
·动力学计算结果 | 第129-133页 |
·机械效率及摩擦功率 | 第129-130页 |
·滑片头部与气缸壁面摩擦系数 | 第130-133页 |
·滑片背压 | 第133页 |
·综合性能 | 第133-135页 |
6 结论 | 第135-136页 |
致谢 | 第136-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40页 |
附录 | 第140-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