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量刑平衡概述 | 第10-15页 |
·量刑的概念和特征 | 第10-11页 |
·量刑平衡的含义 | 第11-12页 |
·量刑平衡的价值 | 第12-15页 |
·维护社会安全与秩序 | 第12-13页 |
·体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 第13页 |
·实现法制统一 | 第13-15页 |
第二章 量刑平衡的背离——量刑失衡的表现、危害和原因 | 第15-21页 |
·量刑失衡的含义 | 第15页 |
·量刑失衡的表现 | 第15-16页 |
·量刑失衡的危害 | 第16-17页 |
·不利于犯罪人认罪伏法 | 第16-17页 |
·损害法院形象 | 第17页 |
·浪费国家司法资源和滋生腐败 | 第17页 |
·量刑失衡产生的原因 | 第17-21页 |
·立法上的缺陷 | 第18-19页 |
·司法实践中的原因 | 第19-20页 |
·社会因素的影响 | 第20-21页 |
第三章 量刑平衡的探索 | 第21-29页 |
·国内量刑平衡的探索 | 第21-23页 |
·国外量刑平衡的实现路径 | 第23-26页 |
·美国的量刑指南 | 第24-25页 |
·英国的指导性判决 | 第25页 |
·德国的量刑标准 | 第25-26页 |
·日本的诉讼救济 | 第26页 |
·启示和借鉴 | 第26-29页 |
第四章 我国量刑平衡的实现路径 | 第29-49页 |
·立法方面——完善相关刑事立法 | 第29-39页 |
·确定刑法分则中各罪基准刑 | 第30-34页 |
·总结相关量刑情节并确定量刑情节的适用规则和轻重标准 | 第34-39页 |
·设置科学合理的量刑幅度 | 第39页 |
·司法方面——加强案例指导 | 第39-44页 |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案例指导制度 | 第40-42页 |
·完善司法体制,保证司法独立 | 第42-43页 |
·提高法官素质,转变司法观念 | 第43-44页 |
·程序方面——设计合理的量刑程序 | 第44-49页 |
·定罪与量刑相分离 | 第45页 |
·实行量刑建议和量刑辩论制度 | 第45-47页 |
·建立法官量刑理由的展示制度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