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选题的缘由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研究方法、结构和内容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破产管理人监督制度的概念、内容及意义 | 第12-18页 |
·破产管理人及其起源 | 第12-13页 |
·破产管理人的概念 | 第12页 |
·破产管理人的起源 | 第12-13页 |
·破产管理人监督制度及其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破产管理人监督制度的概念 | 第13页 |
·破产管理人监督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破产管理人监督制度的意义 | 第14-18页 |
·破产管理人监督是实现破产程序公正价值目标的重要保证 | 第14-15页 |
·破产管理人监督制度符合破产程序的效益价值目标 | 第15-16页 |
·破产管理人监督可以加强破产犯罪的预防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破产管理人监督制度的域外考察 | 第18-26页 |
·两大法系的破产管理人监督制度 | 第18-22页 |
·大陆法系破产管理人监督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英美法系破产管理人监督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两大法系破产管理人监督制度评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第22-26页 |
·两大法系破产管理人监督制度评析 | 第22-23页 |
·两大法系破产管理人监督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23-26页 |
第三章 我国破产管理人监督制度的现状与不足 | 第26-35页 |
·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破产管理人监督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26-27页 |
·《企业破产法》关于破产管理人监督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27-30页 |
·明确了监督体制 | 第28页 |
·赋予了债权人会议异议权 | 第28-29页 |
·设置了监督人制度 | 第29页 |
·规定了破产管理人的履职要求 | 第29页 |
·设定了个人破产管理人责任保险制度 | 第29-30页 |
·相对完善了破产管理人法律责任追究制度 | 第30页 |
·《企业破产法》关于破产管理人监督制度规定的不足 | 第30-35页 |
·资格监督不健全 | 第30页 |
·破产管理人职责模糊 | 第30-31页 |
·监督机制不尽完善 | 第31页 |
·各监督主体职能欠缺 | 第31-34页 |
·法律责任监督措施空泛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破产管理人监督制度的建议 | 第35-49页 |
·健全破产管理人资格准入与退出制度 | 第36-37页 |
·完善破产管理人资格准入制度 | 第36-37页 |
·建立破产管理人资格退出制度 | 第37页 |
·细化破产管理人的职责与义务 | 第37-40页 |
·明确破产管理人的善良管理义务 | 第37-38页 |
·分阶段划分破产管理人,细化不同阶段破产管理人的职能要求 | 第38-40页 |
·构建对破产管理人的多元化监督体系 | 第40-45页 |
·确立法院监督地位 | 第40-41页 |
·加强债权人会议的监督权 | 第41-44页 |
·建立政府破产管理专门机构 | 第44页 |
·构建行业自律机制 | 第44-45页 |
·完善破产管理人责任制度体系 | 第45-49页 |
·明确责任主体 | 第45-46页 |
·细化责任规定 | 第46-47页 |
·设置保证金和执业责任保险 | 第47页 |
·构建责任追究的畅通渠道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