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 第9-12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2-16页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6页 |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机理 | 第18-29页 |
·摩擦学理论及其发展 | 第18-19页 |
·轮胎与路面间摩擦产生机理 | 第19-20页 |
·路面抗滑性能影响因素 | 第20-29页 |
·轮胎方面因素 | 第20-22页 |
·车辆行驶速度 | 第22-23页 |
·路面表面特征影响因素 | 第23-25页 |
·环境影响因素 | 第25-27页 |
·材料的影响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纹理构造及测试方法 | 第29-40页 |
·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构造工艺 | 第29-31页 |
·制毛法 | 第29-30页 |
·制槽法 | 第30页 |
·其他方法 | 第30-31页 |
·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评价的目的 | 第31-32页 |
·抗滑性能检测设备简介 | 第32-40页 |
·定点式摩擦系数测试设备 | 第32-35页 |
·连续式摩擦系数检测设备 | 第35-37页 |
·宏观构造测试设备 | 第37-40页 |
第四章 手推式摩擦系数测试车应用研究 | 第40-51页 |
·设备简介 | 第40-41页 |
·手推式摩擦系数测试车原理及特点 | 第41-42页 |
·手推式摩擦系数测试车操作规程 | 第42-44页 |
·目的与使用范围 | 第42页 |
·方法与步骤 | 第42-44页 |
·手推式摩擦系数测试车的应用 | 第44页 |
·手推式摩擦系数测试车试验研究 | 第44-50页 |
·手推式摩擦系数测试车结果的合理性 | 第44-45页 |
·手推式摩擦系数测试车的稳定性 | 第45-48页 |
·手推式摩擦系数测试车的重复性 | 第48页 |
·速度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 第48-50页 |
·其它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 第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试验研究 | 第51-76页 |
·室内抗滑性能研究 | 第51-64页 |
·试验方法 | 第51-52页 |
·试验数据分析 | 第52-64页 |
·现场抗滑性能研究 | 第64-74页 |
·试验方法 | 第64-66页 |
·试验数据分析 | 第66-74页 |
·小结 | 第74-76页 |
第六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评价研究 | 第76-101页 |
·构造深度标准值的确定 | 第76-83页 |
·摩擦系数标准值的确定 | 第83-87页 |
·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评价标准FN值的确定 | 第83-86页 |
·利用FN值评价路面抗滑性能的可行性 | 第86-87页 |
·路面抗滑性能综合评价 | 第87-99页 |
·路面抗滑性能评价的发展 | 第87-89页 |
·PIARC模型对比协调试验 | 第89-90页 |
·PIARC模型与计算过程 | 第90-91页 |
·PIARC模型验证 | 第91-95页 |
·手推式摩擦系数测试车系数的确定 | 第95-96页 |
·IFI标准的建议值确定 | 第96-98页 |
·IFI的用途及在我国使用的可行性 | 第98-99页 |
·小结 | 第99-101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1-103页 |
·主要结论 | 第101页 |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101-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6-107页 |
致谢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