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47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二节 荧光探针分子识别事件的主要设计原理 | 第11-18页 |
·光诱导电子转移系统( 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 Systems , PET) | 第11-12页 |
·电荷转移激发态(Charge-Transfer Excited States Systems, CT) | 第12-13页 |
·单体-激基缔合体系(Monomer-Excimer Systems) | 第13-14页 |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Systems, FRET) | 第14-16页 |
·电子能量转移体系(Electronic Energy Transfer Systems,EET) | 第16-18页 |
第三节 监测生理条件下pH 变化的意义及其方法和进展 | 第18-30页 |
·近中性pH 范围的探针 | 第19-22页 |
·荧光素及其衍生物 | 第19-20页 |
·半萘罗丹明类荧光探针(SemiNaphthoRhodaFluorrescein,SNARF) | 第20页 |
·8-羟基芘-1,3,6-三磺酸盐(8-Hydroxypyrene-1,3,6-Trisulfonic Acid,HPTS) | 第20-22页 |
·酸性pH 范围的探针 | 第22-23页 |
·LysoSensor Probes | 第22页 |
·俄勒冈绿和二氯荧光黄衍生物(Oregon Green and Dichlorofluorescein Derivatives) | 第22-23页 |
·新型pH 值荧光探针的发展 | 第23-30页 |
第四节 铁检测的生物医学意义及其方法进展 | 第30-40页 |
·铁的生理功能 | 第31-33页 |
·铁参与能量代谢与造血功能 | 第31-32页 |
·铁参与酶的组成 | 第32页 |
·铁与人体免疫 | 第32页 |
·铁参与基因表达 | 第32-33页 |
·铁缺乏和铁过负荷引起的疾病 | 第33-37页 |
·铁缺乏与贫血 | 第33-34页 |
·铁过负荷引起的疾病 | 第34-37页 |
·内分泌及代谢系统 | 第34页 |
·铁的过负荷与癌症 | 第34-35页 |
·铁过负荷时的肝、肾脏损伤 | 第35页 |
·铁过负荷与心血管疾病 | 第35-36页 |
·铁过负荷与帕金森病 | 第36-37页 |
·铁的荧光检测方法 | 第37-40页 |
·荧光淬灭型传感器 | 第37-39页 |
·钙黄绿素(Calcein) | 第37页 |
·Phen Green SK | 第37-38页 |
·RhodamineB-[(1,10-Phenanthrolin-5-yl)Aminocarbonyl]Benzyl Ester (RPA) | 第38页 |
·含铁细胞的受体型探针 | 第38-39页 |
·荧光生成型传感器 | 第39-40页 |
第五节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7页 |
第二章 用于实时检测微小pH 变化的近红外中性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在活HEPG2 和HL-7702 细胞内成像的研究 | 第47-102页 |
引言 | 第47-49页 |
实验部分 | 第49-53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53-64页 |
结论 | 第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附谱图 | 第66-72页 |
本章英文译稿 | 第72-102页 |
第三章 用于选择性检测Fe(II)和Cl-的比色-近红外荧光“裸眼”可视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生物成像应用 | 第102-138页 |
引言 | 第102-107页 |
实验部分 | 第107-11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12-130页 |
结论 | 第130-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34页 |
附谱图 | 第134-138页 |
作者发表的学术论文、发明的专利及参与的项目和课题 | 第138-140页 |
致谢 | 第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