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化政策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5页 |
引言 | 第5-9页 |
(一) 研究意义 | 第5-6页 |
(二) 研究概况 | 第6-9页 |
一、北宋文化政策的形成背景 | 第9-13页 |
(一) 汉唐以来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 | 第9-12页 |
(二) 统治者吸取前朝覆亡教训的觉悟和努力 | 第12-13页 |
二、北宋文化政策的主要内容 | 第13-49页 |
(一) 建立健全文化管理体制 | 第13-21页 |
1、史官机构设置 | 第13-17页 |
2、教育管理机构 | 第17-18页 |
3、宗教管理机构 | 第18-21页 |
(二) 重新确立儒学统治地位 | 第21-24页 |
(三) 教育政策 | 第24-37页 |
1、重视儒学教育,维护思想统一 | 第24-27页 |
2、尊师重教,任用名师讲学 | 第27-28页 |
3、发展专科学校教育 | 第28-32页 |
4、实施教育兴学改革 | 第32-35页 |
5、鼓励私学,倡导家庭教育 | 第35-37页 |
(四) 宗教政策 | 第37-44页 |
1、对佛教、道教的适度扶持 | 第37-42页 |
2、对佛教、道教的管理和限制 | 第42-44页 |
(五) 文化交流政策 | 第44-49页 |
1、加强与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 | 第44-45页 |
2、重视与周边国家、地区的文化交流 | 第45-49页 |
三、北宋文化政策的主要特点和历史影响 | 第49-54页 |
(一) 主要特点 | 第49-52页 |
1、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为目的 | 第49-50页 |
2、以“重文崇儒”为导向 | 第50-51页 |
3、儒、佛、道兼容 | 第51页 |
4、具有开明和专制的双重性 | 第51-52页 |
(二) 历史影响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