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社会思想探析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5页 |
引言 | 第5-13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5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5-10页 |
(三) 关于社会思想的界定 | 第10-12页 |
(四)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一、司马光社会思想产生的背景 | 第13-24页 |
(一) 司马光生活的经历 | 第13-15页 |
(二) 司马光社会思想产生的背景 | 第15-24页 |
1、政治背景 | 第16-19页 |
2、经济背景 | 第19-20页 |
3、文化背景 | 第20-24页 |
二、司马光宗族建设思想 | 第24-37页 |
(一) 司马光社会思想的哲学依据 | 第24-27页 |
(二) 和谐宗族建设思想与实践 | 第27-37页 |
1、家庭教育思想与实践 | 第29-32页 |
2、宗族建设思想与实践 | 第32-37页 |
三、司马光社会控制思想 | 第37-43页 |
(一) 王霸同道——社会控制的理想模式 | 第37-38页 |
(二) 忠君抑君——社会控制的鲜明特色 | 第38-40页 |
(三) 隆礼重法——社会控制的重要手段 | 第40-43页 |
四、司马光的理想社会模式构想 | 第43-53页 |
(一) 对统治阶级的理想设定 | 第43-47页 |
1、君臣角色的定位 | 第43-46页 |
2、人才的选拔与管理 | 第46-47页 |
(二) 对周边关系的外交理想 | 第47-50页 |
(三) 富国安民的政治理想 | 第50-53页 |
结语 | 第53-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