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之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论文研究框架和方法 | 第16-17页 |
第2章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的法律特征及功能 | 第17-21页 |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概念及法律特征 | 第17-19页 |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概念 | 第17-18页 |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法律特征 | 第18-19页 |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基本功能 | 第19-21页 |
·经济补偿功能 | 第19-20页 |
·信心支撑功能 | 第20页 |
·监管功能 | 第20-21页 |
第3章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的国际立法经验 | 第21-30页 |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组织模式 | 第21-22页 |
·独立模式 | 第21页 |
·附属模式 | 第21-22页 |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资金来源 | 第22-25页 |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筹集原则 | 第22-24页 |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筹集方式 | 第24-25页 |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赔偿机制 | 第25-30页 |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赔偿对象 | 第25-26页 |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赔偿范围 | 第26-27页 |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赔偿限额 | 第27-28页 |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赔偿程序 | 第28-30页 |
第4章 我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的缺陷分析 | 第30-37页 |
·不合理的组织模式设计 | 第30-31页 |
·董事会组成不当 | 第30页 |
·董事会角色定位不准 | 第30-31页 |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资金来源不足和费用分担不公 | 第31-32页 |
·资金来源不足 | 第31-32页 |
·费用分担不公平 | 第32页 |
·不健全的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赔偿程序 | 第32-37页 |
·赔偿对象 | 第32-33页 |
·赔偿范围 | 第33-34页 |
·赔偿限额 | 第34页 |
·赔偿程序 | 第34-37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的建议 | 第37-42页 |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组织模式之完善 | 第37-38页 |
·扩大董事规模 | 第37页 |
·明确限制董事资格 | 第37-38页 |
·规定董事的任期与换届 | 第38页 |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资金来源之完善 | 第38-39页 |
·规定基金来源的新途径 | 第38页 |
·构建统一细化的缴费标准 | 第38页 |
·确立基金充足与适度原则 | 第38-39页 |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赔偿机制之完善 | 第39-42页 |
·明确赔偿对象 | 第39页 |
·明确赔偿范围 | 第39-40页 |
·确立赔偿限额原则 | 第40页 |
·完善赔偿程序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