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3页 |
第一节 身体的在场:网络交往研究的新视角 | 第10-14页 |
第二节 身体与主体:理论脉络与核心概念 | 第14-20页 |
第三节 实践的虚拟社会:建构立场与研究架构 | 第20-25页 |
第四节 思辨与实证:关于研究方法 | 第25-28页 |
注释 | 第28-33页 |
第二章 时空的“消解”与“束缚” | 第33-53页 |
第一节 技术能量和技术使用的悖论:不愿意和陌生人聊天 | 第33-38页 |
第二节 无法“脱域”:缘于“不信任”心理 | 第38-42页 |
第三节 “向死存在”的时空筹划:“浪费时间”的本质 | 第42-46页 |
第四节 “有限意义域”的有限意义:“生活意义”的悖论 | 第46-50页 |
注释 | 第50-53页 |
第三章 角色的“虚拟”与“现实” | 第53-72页 |
第一节 难以“逃离”:网络角色的身体命运 | 第53-59页 |
第二节 延续“现实”: QQ个人资料填写动机 | 第59-64页 |
第三节 管理“印象”:“个人空间”的身份呈现 | 第64-70页 |
注释 | 第70-72页 |
第四章 权力的“想象”与“生成” | 第72-90页 |
第一节 抛弃“想象”:网络权力的身体要求 | 第72-74页 |
第二节 复现“权力”:自由论坛中的“不自由” | 第74-79页 |
第三节 交会“实事”:人肉搜索中的价值释放 | 第79-84页 |
第四节 确认“资格”:网络实名与公民身份 | 第84-88页 |
注释 | 第88-90页 |
第五章 网络婚恋的“超凡”与“入俗” | 第90-107页 |
第一节 区分“价值”:网络婚恋的现实本质 | 第90-92页 |
第二节 “重构”身体:网恋的意义实现 | 第92-99页 |
第三节 “体现”观念:网婚的离婚原因分析 | 第99-105页 |
注释 | 第105-10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07-116页 |
第一节 身体与主体同在:虚拟行动者的现实主体性确证 | 第107-109页 |
第二节 “同一”的“此在”:生存论意义上的现实主体性 | 第109-111页 |
第三节 信念与可能:网络技术与“现实的人”的本真生存 | 第111-113页 |
注释 | 第113-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25页 |
后记 | 第125-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