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46页 |
·鹿茸的研究进展 | 第13-19页 |
·鹿茸的来源及其资源利用状况 | 第13-14页 |
·鹿茸的化学成分 | 第14-18页 |
·鹿茸的药理作用 | 第18-19页 |
·鹿茸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 | 第19-21页 |
·鹿茸药材的传统加工方法及其特点 | 第19页 |
·鹿茸中有效部位的提取工艺 | 第19-20页 |
·鹿茸中性激素与IGF-1 的提取 | 第20-21页 |
·超临界萃取技术 | 第21-28页 |
·超临界流体及其特性 | 第21-23页 |
·超临界流体萃取原理及特点 | 第23-24页 |
·影响SFE的因素 | 第24-26页 |
·夹带剂的作用机理 | 第26-27页 |
·夹带剂的应用研究 | 第27-28页 |
·IGF-1 的超声强化提取技术 | 第28-30页 |
·超声强化提取工艺原理 | 第28-29页 |
·超声强化提取技术的应用 | 第29页 |
·超声强化提取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29-30页 |
·胆固醇的微胶囊脱除技术 | 第30-34页 |
·微胶囊技术概述 | 第30页 |
·β-环糊精壁材的特点和性质 | 第30-32页 |
·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 | 第32-33页 |
·胆固醇脱除技术中的几个关键因素 | 第33-34页 |
·抗氧化剂抗氧化能力的体外检测方法 | 第34-37页 |
·活性氧与天然抗氧化剂 | 第34-35页 |
·抗氧化剂抗氧化能力的评价 | 第35页 |
·几种抗氧化检测体系简介 | 第35-37页 |
·抗氧化剂——维生素C | 第37页 |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相平衡研究 | 第37-43页 |
·“压缩气体模型” | 第38-39页 |
·“膨胀液体模型” | 第39-40页 |
·缔合模型 | 第40-41页 |
·实验关联法 | 第41-42页 |
·计算机模拟 | 第42-43页 |
·分子连接性指数法 | 第43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43-46页 |
第二章 鹿茸中性激素和生物碱基分析方法的建立与含量测定 | 第46-74页 |
·实验部分 | 第46-53页 |
·原料及预处理 | 第46页 |
·试剂 | 第46-47页 |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47-48页 |
·鹿茸中性激素的含量测定 | 第48-51页 |
·鹿茸中生物碱基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含量测定 | 第51-5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3-73页 |
·热回流法测定鹿茸中性激素的含量 | 第53-56页 |
·生物碱基HPLC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56-65页 |
·鹿茸中生物碱基的含量测定 | 第65-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三章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超声强化技术提取鹿茸中性激素和IGF-1 的研究 | 第74-117页 |
·实验部分 | 第75-92页 |
·原料及预处理 | 第75页 |
·试剂 | 第75页 |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75-76页 |
·超临界二氧化碳结合乙醇溶液萃取鹿茸中的性激素 | 第76-83页 |
·超声强化提取鹿茸萃余物中的IGF-1 | 第83-9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2-115页 |
·超临界二氧化碳结合乙醇溶液萃取鹿茸中性激素的工艺 | 第92-99页 |
·鹿茸提取物中抗衰老活性成分的含量比较 | 第99-104页 |
·超声强化提取鹿茸萃余物中IGF-1 的工艺 | 第104-107页 |
·SFE提取条件对萃余物中IGF-1 保留率的影响 | 第107-111页 |
·粗提液中多种成分的分析 | 第111-1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15-117页 |
第四章 环糊精饱和水溶液法脱除鹿茸超临界萃取物中的胆固醇的研究 | 第117-127页 |
·实验部分 | 第117-120页 |
·原料 | 第117-118页 |
·试剂 | 第118页 |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118-119页 |
·实验方法 | 第119-12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20-126页 |
·β-环糊精饱和溶液与萃取物质量比的影响 | 第120-121页 |
·包合温度的影响 | 第121-122页 |
·包合时间的影响 | 第122-123页 |
·萃取物水稀释浓度的影响 | 第123-124页 |
·鹿茸超临界萃取物中胆固醇脱除的最优工艺条件 | 第124-125页 |
·鹿茸超临界萃取物中三种生物碱基成分的保留率 | 第125页 |
·鹿茸超临界萃取物中性激素成分的保留率 | 第125-126页 |
·本章小结 | 第126-127页 |
第五章 鹿茸抗衰老成分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第127-137页 |
·实验部分 | 第127-131页 |
·原料 | 第127页 |
·试剂 | 第127-128页 |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128-129页 |
·鹿茸提取物在脂质体系中的抗氧化作用 | 第129页 |
·鹿茸提取物在非脂质体系中的抗氧化作用 | 第129-1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31-135页 |
·鹿茸提取物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 | 第131-132页 |
·鹿茸提取物对邻二氮菲-Fe2+体系产生的羟基自由基的抑制作用 | 第132-134页 |
·鹿茸提取物对脱氧核糖-铁体系产生的羟基自由基的抑制作用 | 第134-135页 |
·本章小结 | 第135-137页 |
第六章 尿嘧啶在超临界CO_2中溶解度的测定与关联 | 第137-175页 |
·实验部分 | 第137-139页 |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137页 |
·溶解度测定的实验步骤 | 第137-138页 |
·HPLC法测定尿嘧啶的浓度 | 第138-139页 |
·尿嘧啶在超临界CO_2 中溶解度的测定 | 第139-144页 |
·实验装置的验证结果 | 第139-140页 |
·尿嘧啶溶解度的实验结果 | 第140-141页 |
·温度、压力对尿嘧啶溶解度的影响 | 第141-142页 |
·尿嘧啶溶解度与文献数据的比较 | 第142-144页 |
·尿嘧啶在超临界CO_2 中溶解度的关联 | 第144-173页 |
·经验方程 | 第145-147页 |
·基于稀释溶液理论的M-S-T方程 | 第147-151页 |
·修饰的Ziger-Eckert 方程 | 第151-156页 |
·缔合方程 | 第156-172页 |
·八种方程的比较 | 第172-173页 |
·本章小结 | 第173-175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75-179页 |
符号说明 | 第179-181页 |
参考文献 | 第181-193页 |
附录一 鹿茸中各种活性成分的标准曲线实验数据 | 第193-194页 |
附录二 鹿茸中性激素含量测定的实验数据 | 第194-195页 |
附录三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超声强化技术提取鹿茸中性激素和IGF-1 的研究的实验数据 | 第195-199页 |
附录四 环糊精饱和水溶液法脱除鹿茸超临界萃取物中的胆固醇的研究的实验数据 | 第199-200页 |
附录五 鹿茸抗衰老成分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实验数据 | 第200-202页 |
附录六 尿嘧啶在超临界CO_2中的溶解度测定与关联的实验数据 | 第202-205页 |
附录七 超临界CO_2中溶解度关联Matlab程序示例 | 第205-214页 |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214-216页 |
致谢 | 第2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