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 | 第12-13页 |
·SUPANET与EPFTS简介 | 第13-15页 |
·SUPA的特点与网络体系结构 | 第13-14页 |
·EPFTS技术 | 第14-15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页 |
·本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第2章 SUPANET流量管理的相关技术 | 第17-26页 |
·SUPANET信控平台流量管理的相关技术 | 第17-20页 |
·SUPANET中的信令传递方式 | 第17-18页 |
·SUPANET的MIB(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 | 第18-19页 |
·早期的TMEP概述 | 第19-20页 |
·SUPANET用户数据平台的相关技术 | 第20-21页 |
·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技术 | 第21-23页 |
·拥塞现象及产生的原因 | 第21页 |
·拥塞控制和流量控制 | 第21-22页 |
·SUPANET中的拥塞控制和流量控制技术 | 第22-23页 |
·队列模型 | 第23-25页 |
·交换机的队列模型 | 第23-25页 |
·SUPA交换机的队列模型 | 第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EPF信令通道的流量管理工作过程设计 | 第26-43页 |
·流量监测机制 | 第26-34页 |
·SUPANET拥塞控制和流量控制的特点 | 第26-27页 |
·多粒度拥塞的界定 | 第27-31页 |
·监测机制对拥塞主要来源的判断策略 | 第31-33页 |
·流量监测机制与其它机制的关系 | 第33-34页 |
·用户平台的控制机制 | 第34-39页 |
·输入端和输出端的信息传递 | 第34-35页 |
·队列管理机制 | 第35-39页 |
·TMEPv2协议简介 | 第39-42页 |
·TMEPv2与SNMP-MIB的交互 | 第39-40页 |
·TMEPv2对EPF帧头控制字段的设置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TMEPv2协议设计 | 第43-56页 |
·TMEPv2协议的基本格式 | 第43-49页 |
·SUPANET通用PDU格式 | 第43-44页 |
·TMEPv2协议的PDU设计 | 第44-46页 |
·TMEPv2协议的通用参数 | 第46-49页 |
·TMEPv2协议的信令交互过程及其报文格式 | 第49-55页 |
·TMEPv2协议的Hallo操作工作流程 | 第49-51页 |
·TMEPv2协议的Request操作工作流程 | 第51-52页 |
·TMEPv2协议的Congestion操作工作流程 | 第52-55页 |
·TMEPv2协议的Abnormal操作工作流程 | 第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仿真实验 | 第56-75页 |
·仿真场景和仿真模型 | 第56-61页 |
·仿真目标 | 第56-57页 |
·网络拓扑结构建模 | 第57页 |
·节点模型 | 第57-61页 |
·仿真设置及实验结果 | 第61-74页 |
·流量监测机制和丢弃策略仿真 | 第61-69页 |
·信令信息的传递 | 第69-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结论及展望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