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营养卫生、食品卫生论文--营养学论文

蜂胶中咖啡酸苯乙酯的提取及应用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1. 引言第11-37页
   ·蜂胶及其应用第11-23页
     ·蜂胶的理化性质第12-15页
     ·蜂胶的生物学活性第15-23页
   ·咖啡酸苯乙酯及其应用第23-30页
     ·咖啡酸苯乙酯的理化性质第23-25页
     ·咖啡酸苯乙酯的生物学活性研究现状第25-30页
   ·咖啡酸苯乙酯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第30-37页
     ·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简介第31-33页
     ·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介第33-37页
2. 实验材料、药品和设备第37-39页
   ·实验材料第37页
   ·实验药品第37页
   ·主要仪器及器材第37-39页
3. 蜂胶样品中提取咖啡酸苯乙酯方法和过程第39-50页
   ·RP-HPLC 测定咖啡酸苯乙酯色谱条件的选择第39页
   ·蜂胶样品来源的确定第39-44页
     ·蜂胶样块的等级评定第40-43页
     ·蜂胶样品来源的确定第43-44页
   ·蜂胶中提取咖啡酸苯乙酯工艺的探索第44-50页
     ·蜂胶除杂质方法的尝试第44-45页
     ·反应温度的预定第45页
     ·超声浸提时间的预定第45-46页
     ·萃取溶剂及萃取步骤的预定第46-47页
     ·咖啡酸苯乙酯半成品的制备第47页
     ·柱层析提纯咖啡酸苯乙酯半成品第47-49页
     ·蜂胶样品中咖啡酸苯乙酯提取工艺的确定第49页
     ·咖啡酸苯乙酯样品的制备第49-50页
4. 蜂胶样品中提取咖啡酸苯乙酯结果和讨论第50-68页
   ·蜂胶样品来源确定的结果第50-55页
     ·蜂胶样块的等级评定的结果第50-54页
     ·蜂胶样品来源确定的结果第54-55页
   ·蜂胶中提取咖啡酸苯乙酯工艺的探索的结果第55-66页
     ·蜂胶常规除蜡方法的尝试结果与讨论第55-56页
     ·反应温度的预定结果与讨论第56-57页
     ·超声浸提时间预定的结果与讨论第57-58页
     ·萃取溶剂及萃取步骤的预定结果及讨论第58-61页
     ·正交实验第61-63页
     ·咖啡酸苯乙酯半成品制备的结果第63-64页
     ·柱层析提纯咖啡酸苯乙酯半成品的结果和讨论第64-66页
   ·蜂胶样品中咖啡酸苯乙酯提取工艺的确定第66页
   ·咖啡酸苯乙酯样品的制备第66-68页
5. 咖啡酸苯乙酯的RP-HPLC 方法学研究第68-76页
   ·仪器与试剂第68页
   ·样品第68页
   ·色谱条件第68-70页
     ·色谱条件的选择第68-69页
     ·色谱条件的确定第69-70页
   ·标准溶液的配制第70-71页
   ·标准曲线的制备第71页
   ·精密度的测定第71-72页
   ·样品制备第72-73页
   ·重现性实验第73页
   ·加样回收率的测定第73-74页
   ·利用HPLC 法测算咖啡酸苯乙酯含量过程中的相关计算方法第74-76页
     ·咖啡酸苯乙酯样品溶液中咖啡酸苯乙酯浓度的计算第74页
     ·咖啡酸苯乙酯样品(干品)中咖啡酸苯乙酯含量的计算第74-75页
     ·咖啡酸苯乙酯样品(干品)得率第75-76页
6. 咖啡酸苯乙酯样品抗菌实验第76-79页
   ·实验材料第76页
     ·供试材料第76页
     ·试剂第76页
     ·培养基第76页
   ·方法与过程第76-77页
     ·样品的制备第76页
     ·抗菌活性测定第76-77页
     ·咖啡酸苯乙酯最低抑菌浓度测定第77页
   ·结果和讨论第77-79页
     ·抗菌活性的测定第77页
     ·咖啡酸苯乙酯最低抑菌浓度测定第77-79页
7. 咖啡酸苯乙酯提取样品急性毒理实验第79-82页
   ·实验材料第79页
   ·方法与过程第79-80页
   ·现象及结论第80-82页
8. 胶囊的制作第82-87页
   ·灌装胶囊第82页
   ·胶囊检测第82-84页
     ·胶囊最低装量检测第82页
     ·水分检测第82页
     ·炽灼残渣检测第82-83页
     ·重金属检测第83页
     ·砷盐检测第83页
     ·体外崩解检测第83页
     ·微生物检验第83-84页
   ·胶囊检测结果第84-87页
     ·胶囊最低装量检测结果第84页
     ·水分检测结果第84-85页
     ·炙灼残渣检测结果第85页
     ·重金属检测结果第85页
     ·砷盐检测结果第85页
     ·胶囊崩解时间检测结果第85-86页
     ·微生物检测结果第86-87页
9. 结论第87-88页
10. 实验的创新、难点、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100页
致谢第100-101页
附录:实验照片第101-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黄复方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论汉代黄老思想与自然审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