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27页 |
第一章 猪瘟研究进展 | 第11-27页 |
·病毒粒子结构研究进展 | 第12页 |
·CSFV 的理化特性及培养特性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CSFV 的抗原性、毒力和分型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CSFV 的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 第14页 |
·猪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14-20页 |
·猪瘟病毒的基因组结构 | 第14-15页 |
·编码的结构蛋白及其功能 | 第15-19页 |
·编码的非结构蛋白 | 第19-20页 |
·猪瘟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病毒抗原检测 | 第20页 |
·动物试验 | 第20-21页 |
·血清学诊断方法 | 第21-22页 |
·分子生物学方法 | 第22-23页 |
·猪瘟疫苗研究进展 | 第23-25页 |
·传统疫苗 | 第23-24页 |
·新型疫苗 | 第24-25页 |
·猪瘟防制研究进展 | 第25-27页 |
试验研究 | 第27-58页 |
第二章 猪瘟病毒(CSFV)E~(RNS)蛋白的原核表达 | 第27-48页 |
·实验材料 | 第27-30页 |
·主要试剂 | 第27页 |
·质粒与菌种 | 第27页 |
·实验所用溶液、试剂及其配制 | 第27-30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40页 |
·CSFV E~(rns) 基因的PCR 扩增 | 第30-32页 |
·E~(rns) 基因T 克隆及鉴定 | 第32-34页 |
·重组表达质粒pET-32a(+)-E~(rns) 的构建 | 第34-36页 |
·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第36-37页 |
·表达产物的SDS-PAGE 分析 | 第37-38页 |
·重组蛋白表达条件的优化 | 第38-39页 |
·重组蛋白的可溶性分析 | 第39页 |
·重组蛋白的Wertern Blot 分析 | 第39-40页 |
·结果和分析 | 第40-46页 |
·目的基因的PCR 扩增 | 第40-41页 |
·E~(rns) 基因的T 克隆 | 第41页 |
·E~(rns) 基因重组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 第41-42页 |
·表达产物的SDS-PAGE 分析 | 第42页 |
·不同温度对表达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不同时间对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不同IPTG 浓度对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重组蛋白的可溶性分析 | 第45页 |
·表达产物的免疫印迹分析 | 第45-46页 |
·讨论 | 第46-47页 |
·猪瘟病毒E~(rns) 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 第46页 |
·组氨酸(HIS)融合表达载体 | 第46页 |
·蛋白的表达形式 | 第46页 |
·Western-blotting 分析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E~(rns)蛋白的纯化 | 第48-5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8-49页 |
·试剂 | 第48页 |
·主要仪 | 第48页 |
·纯化相关溶液的配制 | 第48页 |
·蛋白的大量表达 | 第48页 |
·可溶性蛋白的制备 | 第48-49页 |
·E~(rns) 蛋白浓度、纯度的测定 | 第49页 |
·结果 | 第49页 |
·蛋白的纯度 | 第49页 |
·纯化后蛋白浓度 | 第49页 |
·讨论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重组E~(rns)蛋白为抗原建立检测猪瘟病毒抗体间接ELISA 方法的研究 | 第51-58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51-53页 |
·抗原 | 第51页 |
·试剂及其耗材 | 第51页 |
·所用溶液的配制 | 第51-52页 |
·间接ELISA 方法的建立 | 第52页 |
·特异性试验 | 第52页 |
·重复性试验 | 第52-53页 |
·符合性试验 | 第53页 |
·临床样品检测 | 第53页 |
·结果 | 第53-56页 |
·ELISA 最佳工作条件的确定 | 第53-54页 |
·间接 ELISA 方法阴阳性临界值的确定 | 第54页 |
·ELISA 特异性试验 | 第54-55页 |
·重复性试验 | 第55页 |
·敏感性试验 | 第55页 |
·符合性试验 | 第55-56页 |
·临床样品检测 | 第56页 |
·讨论 | 第56-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个人简介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