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实现去噪和反差增强的算法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图像去噪 | 第8-9页 |
·图像反差增强 | 第9页 |
·同时去噪和反差增强算法的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基于PDE的数字图像处理概述 | 第10-11页 |
·论文的创新点与章节安排 | 第11-12页 |
第2章 图像的去噪和复原 | 第12-26页 |
·传统的图像滤波方法 | 第12-14页 |
·空域滤波方法 | 第12-13页 |
·频域滤波方法 | 第13-14页 |
·扩散方程在图像去噪中的应用 | 第14-18页 |
·线性扩散方程 | 第14-16页 |
·非线性扩散方程 | 第16-17页 |
·方向扩散 | 第17-18页 |
·图像复原 | 第18-25页 |
·图像复原问题的提出 | 第18-19页 |
·传统的图像复原方法 | 第19-20页 |
·全变分理论在图像复原中的应用 | 第20-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图像的反差增强 | 第26-36页 |
·灰度直方图 | 第26-28页 |
·传统的反差增强方法 | 第28-32页 |
·基于灰度变换的图像反差增强方法 | 第28-31页 |
·基于直方图均衡化的图像反差增强方法 | 第31-32页 |
·改善反差的PDE方法 | 第32-35页 |
·直方图均衡化的PDE方法 | 第32-33页 |
·改进的PDE反差增强方法 | 第33页 |
·分段线性拉伸函数的设计 | 第33-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去噪与反差增强同步进行的方法 | 第36-46页 |
·去噪与反差增强同步进行的必要性 | 第36-37页 |
·Sapiro建议的方法 | 第37-38页 |
·本文建议的同步算法 | 第38-40页 |
·关于去噪模型的讨论 | 第38页 |
·同步算法设计思路 | 第38-40页 |
·图像去噪和反差增强的质量评价 | 第40-43页 |
·关于图像处理优劣的一般评价标准 | 第40-41页 |
·图像水平集与图像形态学特征 | 第41页 |
·实验中所采用的形态学判据 | 第41-43页 |
·实验结果 | 第43-45页 |
·人工图像实验 | 第43-44页 |
·自然图像实验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同时去噪和反差增强的改进模型 | 第46-56页 |
·将同时去噪和反差增强问题转化为图像复原问题 | 第46-48页 |
·理论分析 | 第46-48页 |
·同时去噪和反差增强的三种方法的异同 | 第48页 |
·实现方案 | 第48-51页 |
·关于灰度拉伸函数的讨论 | 第48-50页 |
·算法描述 | 第50-51页 |
·实验结果 | 第51-54页 |
·人工图像实验 | 第51-52页 |
·自然图像实验 | 第52-54页 |
·小结 | 第54-56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总结 | 第56页 |
·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