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第一章 作品概述 | 第8-11页 |
一、作品的概念 | 第8页 |
二、可版权作品和版权作品 | 第8-9页 |
三、作品的本质 | 第9页 |
四、版权作品的形成过程 | 第9-10页 |
五、界定作品的关键要素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思想/表达二分法之反思 | 第11-15页 |
一、思想/表达二分法的含义 | 第11-12页 |
(一) “思想”的含义 | 第11-12页 |
(二) 制定法上关于思想/表达两分法的表述 | 第12页 |
二、思想/表达二分法的误区 | 第12-13页 |
三、思想/表达两分法的困境 | 第13-14页 |
四、几个必须清晰阐明的概念:内容、形式、思想、表达 | 第14-15页 |
第三章 独创性理论之探讨 | 第15-18页 |
一、独创性理论的含义 | 第15页 |
二、几个主要版权国家的独创性标准 | 第15页 |
三、我国独创性理论缺陷 | 第15-18页 |
第四章 “结合理论”提出和运用 | 第18-27页 |
一、结合理论的提出 | 第18页 |
二、几种复杂的作品类型 | 第18-21页 |
(一) 汇编作品 | 第18-19页 |
(二) 续写作品 | 第19-20页 |
(三) 演绎作品 | 第20-21页 |
三、寻求“结合理论”的客观视角——归纳基于“结合理论”产生的作品类型的公式 | 第21-27页 |
(一) 几个概念的明晰 | 第22页 |
(二) 具体的作品类型公式 | 第22-25页 |
(三) 由作品类型公式得出的结论 | 第25页 |
(四) 审判思路具体操作方式——借鉴“三步法” | 第25-27页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第27-30页 |
一、几个典型案例的分析——以作品类型公式及其审判思路为视角 | 第27-29页 |
二、案件引发的思考 | 第29-30页 |
结束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