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我国公共政策分析中量化方法应用状况的实证研究--以1999-2009年为研究的时间区间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绪论第12-21页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5页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5-19页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第19-21页
第一章 量化方法在公共政策分析中的作用分析第21-42页
 一、相关的基础概念界定第21-23页
  (一) 量化分析方法第21页
  (二) 公共政策第21-23页
  (三) 公共政策分析第23页
 二、政策分析中常用的量化方法种类第23-33页
  (一) 数学方法第24-25页
  (二) 运筹学方法第25-27页
  (三) 统计学方法第27-29页
  (四) 系统科学方法第29-32页
  (五) 计量经济学方法第32-33页
 三、量化方法在政策分析中的总体作用研究第33-37页
  (一) 促进政策规律表述的严密化第33-34页
  (二) 促进政策制定过程的最优化第34-35页
  (三) 促进政策执行的规范化第35-37页
  (四) 促进政策评估的精确化第37页
 四、我国政策分析中应用量化方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研究第37-42页
  (一) 我国政策分析中应用量化方法的必要性研究第38-39页
  (二) 我国政策分析中应用量化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第39-42页
第二章 我国公共政策分析中应用量化方法的现状及其不足第42-54页
 一、我国公共政策分析中应用量化方法的总体现状分析第42-44页
  (一) 量化分析方法由过去的不重视到开始重视第42-43页
  (二) 量化方法由过去基本不使用到开始使用并逐年增多第43-44页
 二、量化方法应用中的不足:来自于学术论文的调查分析第44-47页
  (一) 量化分析论文数量占公共政策分析论文的比重仍然偏少第44-45页
  (二) 量化分析方法应用的种类不丰富第45-47页
 三、量化方法应用中的不足:来自于学术著作的调查分析第47-50页
  (一) 专著:量化方法的应用不广泛第47-48页
  (二) 教材:对于量化方法的介绍存在两张皮现象第48-50页
 四、量化方法应用中的不足:来自于实际政策应用的分析第50-54页
  (一) 政策研究部门:量化研究基础薄弱第50-51页
  (二) 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定:应用量化方法较粗浅第51-54页
第三章 我国公共政策分析中量化方法应用不足的成因分析第54-60页
 一、教育模式存在弊端第54-56页
  (一) 高中学生文理分家过早第54-55页
  (二) 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结构不完善第55页
  (三) 行政管理专业的方法类课程教师不足第55-56页
 二、政策分析学科本身发展不完善第56-57页
  (一) 政策分析学科发展较晚第56页
  (二) 我国政治学科发展滞后第56-57页
 三、政府决策的科学化程度不够第57-58页
  (一) 文件起草者大都不熟悉量化分析第57-58页
  (二) 政府绩效缺乏量化评估第58页
 四、公务员和政府系统中政策研究者的量化分析技术普遍缺乏第58-60页
  (一) 不重视量化分析方法的培训第58-59页
  (二) 量化分析意识不强第59-60页
第四章 强化我国公共政策分析中量化方法应用的对策第60-66页
 一、改进教育模式第60-62页
  (一) 改变文理分科的状况第60-61页
  (二) 增加行政管理专业方法类课程第61页
  (三) 大力培养行政管理专业的方法类教师第61-62页
 二、紧盯国际学术前沿加快公共政策分析的学科发展第62-63页
  (一) 加强教材建设工作第62页
  (二) 积极促进对外学术交流第62-63页
 三、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第63-64页
  (一) 完善绩效评估制度第63-64页
  (二) 优化政策研究部门的人员结构第64页
 四、加强对公务员和政府内部政策研究者量化分析知识的培训第64-66页
  (一) 加强量化分析知识的培训第64-65页
  (二) 提高政府内部政策研究者和公务员的量化研究意识第65-66页
结语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附录一第70-71页
附录二第71-73页
附录三第73-74页
附录四第74-80页
附录五第80-85页
附录六第85-86页
附录七第86-91页
附录八第91-102页
附录九第102-106页
附录十第106-110页
附录十一第110-116页
附录十二第116-119页
致谢第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乡镇政府应急管理的资源整合研究--以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镇为例
下一篇:北京市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社会政策行动系统分析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