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学论文--大地(岩石界)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论文--地热学论文--温泉学论文

怒江跃进桥地区温泉成因机制分析与跃进桥温泉恢复替代方案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言第10-15页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3-15页
     ·研究内容第13页
     ·技术路线第13-15页
第二章 区域地理地质概况第15-35页
   ·区域地理概况第15-19页
     ·交通位置第15页
     ·地形地貌及植被第15-17页
     ·气象、水文特征第17-19页
   ·区域地质概况第19-35页
     ·区域地层特征第19-24页
     ·岩浆岩及岩浆活动第24页
     ·区域构造第24-30页
       ·大地构造属性第24-25页
       ·区域性南北向断裂特征第25-29页
       ·区域性东西向断裂特征第29-30页
       ·区域性褶皱特征第30页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第30-35页
       ·新构造运动第30-33页
       ·地震第33-35页
第三章 水文地质特征第35-39页
   ·地下水类型第35-37页
   ·地下水的赋存状态第37-39页
     ·含水层及含水构造第37页
     ·隔水层第37-39页
第四章 温泉区地形地质特征第39-55页
   ·概述第39-40页
   ·跃进桥温泉群第40-49页
     ·出露特征第40-41页
     ·地形地貌特征第41页
     ·出露区地质特征第41-49页
       ·地层第41-43页
       ·导水构造第43-49页
   ·玛布河温泉群第49-51页
     ·出露特征第49页
     ·地形地貌特征第49页
     ·出露区地质特征第49-51页
       ·地层第49-50页
       ·导水构造第50-51页
   ·滴水河温泉群第51-55页
     ·出露特征第51页
     ·出露区地形地貌特征第51-52页
     ·出露区地质特征第52-55页
       ·地层第52页
       ·导水构造第52-55页
第五章 温泉水化学特征分析第55-72页
   ·水质特征第55-61页
     ·物理特征第56-58页
       ·温度第56-57页
       ·色、味和浑浊度第57-58页
     ·化学特征第58-61页
       ·酸碱性第58-59页
       ·矿化度第59-60页
       ·硬度第60-61页
   ·常量元素特征第61-67页
     ·跃进桥温泉群第61-64页
     ·玛布河温泉群第64-65页
     ·滴水河温泉群第65-67页
     ·对比总结第67页
   ·微量元素特征第67-70页
     ·锶(Sr)第68-69页
     ·钡(Ba)第69-70页
     ·铷(Rb)和铯(Cs)第70页
   ·水质特征对比总结第70-72页
第六章 温泉成因模式第72-91页
   ·跃进桥温泉群成因模式第73-81页
     ·SiO_2地热温标推算深部热储温度第73-74页
     ·计算温泉水的循环深度第74-75页
     ·δD、δ~(18)O稳定同位素确定温泉水的来源第75-76页
     ·δ~(18)O稳定同位素确定温泉的补给高程第76-77页
     ·~3H放射性同位素确定温泉水的年龄第77-78页
     ·跃进桥温泉地下水径流系统第78-81页
       ·热源第79页
       ·热通道第79-80页
       ·热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第80-81页
   ·玛布河温泉群成因模式第81-86页
     ·K-Mg地热温标推算深部热储温度第81-82页
     ·δ D、δ~(18)O稳定同位素确定温泉水的来源第82-83页
     ·δ~(18)O稳定同位素确定温泉的补给高程第83页
     ·~3H放射性同位素确定温泉水的年龄第83页
     ·玛布河温泉群地下水径流系统第83-86页
   ·滴水河温泉群成因模式第86-89页
     ·Na-K地热温标推算深部热储温度第86-87页
     ·δD、δ~(18)O稳定同位素确定温泉水的来源第87-88页
     ·δ~(18)O稳定同位素确定温泉的补给高程第88页
     ·~3H放射性同位素确定温泉水的年龄第88页
     ·滴水河温泉地下水径流系统第88-89页
       ·热源第88-89页
       ·热通道第89页
       ·热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第89页
   ·对比研究第89-91页
第七章 跃进桥温泉群替代方案研究第91-105页
   ·项目背景第91-93页
     ·泸水水电站概况第91页
     ·"澡堂会"概况第91-93页
     ·电站工程对"澡堂会"的淹没影响分析第93页
   ·备选方案第93-102页
     ·跃进桥温泉引流方案第93-95页
       ·水资源量概况第93-94页
       ·引流方案第94-95页
     ·玛布河温泉替代方案第95-96页
       ·水资源量概况第95页
       ·替代方案第95-96页
     ·滴水河温泉引流方案第96-102页
       ·水资源量概况第96-101页
       ·引流方案第101-102页
   ·方案的比选与确定第102-105页
     ·方案的比选第102-103页
     ·方案的确定第103-105页
第八章 结语第105-107页
   ·结论第105页
   ·不足第105-107页
致谢第107-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1页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111-112页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从事项目目录第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昆明地热田Ⅱ块段地下热水系统渗流场的数值模拟及应用分析
下一篇:弥渡地区喜马拉雅期岩浆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岩浆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