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32页 |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7-27页 |
·频谱感知 | 第17-19页 |
·频谱切换 | 第19-21页 |
·频谱共享 | 第21-23页 |
·频谱管理 | 第23-27页 |
·跨层设计面临的挑战 | 第27-29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2页 |
第2章 联合频谱感知—空时数据挖掘 | 第32-55页 |
·引言 | 第32-33页 |
·问题描述 | 第33-35页 |
·多任务的分层贝叶斯模型 | 第35-40页 |
·分布式信息交换及空时数据挖掘 | 第40-47页 |
·狄利克雷过程 | 第40-42页 |
·分布式信息交换及自动分组 | 第42-45页 |
·隐藏马尔科夫模型 | 第45-47页 |
·频谱判决识别 | 第47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7-53页 |
·恢复误差性能比较 | 第49页 |
·频谱感知性能比较 | 第49-53页 |
·压缩感知的观察值点数与任务数进行权衡 | 第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3章 多媒体传输的自适应频谱感知周期及数据包分配方案 | 第55-82页 |
·引言 | 第55-56页 |
·系统模型 | 第56-58页 |
·频谱感知周期和数据包分配方案对QOS 的影响 | 第58-64页 |
·单信道链路 | 第58-63页 |
·多信道链路 | 第63-64页 |
·基于HUGHES-HARTOGS 和DPSO 的联合算法 | 第64-66页 |
·Hughes-Hartogs 算法 | 第64-65页 |
·DPSO 算法 | 第65-66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6-81页 |
·理论性能分析 | 第67-72页 |
·频谱感知周期及数据包加载方案对图像传输的影响 | 第72-76页 |
·频谱感知周期及数据包加载方案对视频传输的影响 | 第76-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4章 多媒体传输的智能跨层分配策略 | 第82-100页 |
·引言 | 第82-83页 |
·系统模型 | 第83-84页 |
·子载波分配策略 | 第84-87页 |
·多媒体传输的效用函数 | 第87-90页 |
·M/G/1 队列分析 | 第87-88页 |
·基于时延和吞吐量的效用函数 | 第88-90页 |
·智能跨层分配策略 | 第90-92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92-99页 |
·仿真参数设置 | 第92-93页 |
·不同权值系数的QoS 性能比较 | 第93-95页 |
·最大发射功率对QoS 性能的影响 | 第95页 |
·时延要求对QoS 性能的影响 | 第95-96页 |
·主要用户对QoS 性能的影响 | 第96页 |
·视频数据的仿真效果 | 第96-99页 |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第5章 面向链路稳定及信道容量的路由协议设计 | 第100-130页 |
·引言 | 第100-101页 |
·网络拓扑结构 | 第101-105页 |
·节点运动模型 | 第101-103页 |
·频谱异构模型 | 第103-104页 |
·链路稳定概率 | 第104-105页 |
·分簇算法 | 第105-110页 |
·按节点重要性分簇 | 第105-107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107-110页 |
·公共控制信道形成算法 | 第110-121页 |
·公共控制信道形成准则 | 第110-111页 |
·节点收缩算法 | 第111-113页 |
·DPSO 算法 | 第113-115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115-121页 |
·路由协议设计 | 第121-129页 |
·按需路由协议 | 第122-123页 |
·信道选择准则 | 第123-125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125-129页 |
·本章小结 | 第129-130页 |
结论 | 第130-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4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43-147页 |
致谢 | 第147-148页 |
个人简历 | 第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