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性支承连续梁桥成桥恒载状态分析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 ·连续梁桥的发展与特点 | 第8页 |
| ·连续梁桥的结构和截面组成 | 第8-11页 |
| ·主梁结构 | 第9页 |
|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类型 | 第9-10页 |
| ·横截面形式 | 第10-11页 |
| ·连续梁桥结构受力简化模型 | 第11-12页 |
| ·连续梁桥支承形式的简化和计算简图 | 第11-12页 |
| ·受力简化模型 | 第12页 |
| ·连续梁桥内力研究的内容、意义 | 第12-14页 |
| ·内力研究的内容 | 第12-13页 |
|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连续梁桥内力计算基本方法 | 第14-18页 |
| ·三弯矩方程数值计算方法 | 第14-15页 |
| ·基本方法 | 第14-15页 |
| ·采用这种方法的基本假设 | 第15页 |
| ·最小弯曲能量法 | 第15-17页 |
| ·推导梁结构的最小弯曲应变能弯曲状态 | 第16-17页 |
| ·两种方法的比较 | 第17-18页 |
| 第三章 连续梁桥内力的数值计算 | 第18-32页 |
| ·三弯矩方程求解 | 第18-20页 |
| ·六种荷载形式三弯矩方程系数的计算 | 第20-30页 |
| ·主对角线系数的计算 | 第20-22页 |
| ·副对角线系数的计算 | 第22-23页 |
| ·自由项系数的计算 | 第23-24页 |
| ·非满布均布力荷载类型 | 第24-26页 |
| ·梯形力荷载类型 | 第26-27页 |
| ·集中力荷载类型 | 第27-28页 |
| ·温度应力荷载类型 | 第28-30页 |
| ·端部弯矩力荷载类型 | 第30页 |
| ·方程求解 | 第30-32页 |
| 第四章 程序编写与调试 | 第32-38页 |
| ·程序编写 | 第32-36页 |
| ·程序调试 | 第36-38页 |
| 第五章 用最小能量法验算模型桥状态 | 第38-41页 |
| ·以均布荷载为例进行验算 | 第38-40页 |
| ·主梁的弯曲 | 第38-40页 |
| ·总结 | 第40-41页 |
| 第六章 实桥计算 | 第41-55页 |
| ·三八洲桥简介 | 第41-44页 |
| ·设计标准 | 第41页 |
| ·设计基本资料 | 第41-42页 |
| ·桥型结构 | 第42页 |
| ·箱梁构造及主要建筑材料 | 第42-43页 |
| ·上构预应力体系 | 第43页 |
| ·箱梁体系转换 | 第43-44页 |
| ·输入文件中参数的计算 | 第44-49页 |
| ·箱型截面惯性矩的计算 | 第44-48页 |
| ·计算荷载参数 | 第48-49页 |
| ·用 FORTRAN 程序计算实桥 | 第49-55页 |
| ·转化等截面梁方法 | 第49-51页 |
| ·变截面梁的积分方法 | 第51-55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 ·结论 | 第55页 |
| ·展望 | 第55-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
| 附录 A 程序中变量和数组 | 第59-61页 |
| 附录 B Fortran 程序 | 第61-71页 |
| 附录 C 程序和图形文件 | 第71-74页 |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