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管问题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理论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研究的主要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管概述 | 第18-30页 |
·互联互通的定义 | 第18-19页 |
·互联互通意义 | 第19-21页 |
·电信业改革和开展电信市场竞争的前提条件 | 第19页 |
·减少重复建设和提升网络价值 | 第19-20页 |
·电信企业收入的新的重要来源 | 第20-21页 |
·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 第21页 |
·互联互通监管的必要性 | 第21-22页 |
·互联互通监管原则 | 第22-25页 |
·强化主导运营商互联互通义务 | 第22页 |
·公开、透明度原则 | 第22-23页 |
·非歧视性原则 | 第23-24页 |
·成本导向原则 | 第24-25页 |
·边际投入部分非绑定网络元素原则 | 第25页 |
·互惠性原则 | 第25页 |
·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管的主要内容 | 第25-27页 |
·制定网间互联指导规则 | 第26页 |
·协调网间互联谈判和争议 | 第26-27页 |
·对完成网间互联安排的激励 | 第27页 |
·我国互联互通的监管政策 | 第27-28页 |
·监管其他电信运营商与主导运营商间的网间互联 | 第28页 |
·政府负责协调互联中的争议 | 第28页 |
·网间通话费结算是以资费为基础制定的 | 第28页 |
·我国互联互通监管的特点 | 第28-30页 |
第三章 我国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30-34页 |
·非法占用和擅自破坏电信设施 | 第31-32页 |
·人为设置技术障碍 | 第32页 |
·拖延互联中继扩容和网间业务开放 | 第32-33页 |
·套取和逃避网间结算费用 | 第33-34页 |
第四章 我国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管问题分析 | 第34-39页 |
·网间结算不合理 | 第34页 |
·法律法规不完善 | 第34-36页 |
·监管能力不到位 | 第36-39页 |
·监管机构和人员配置不合理 | 第36-37页 |
·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 | 第37-38页 |
·监管力度不强 | 第38-39页 |
第五章 我国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管对策建议 | 第39-53页 |
·优化网间结算费率 | 第39-43页 |
·语音网间结算 | 第40-42页 |
·互联网网间结算 | 第42-43页 |
·制定合理的经营业绩考核 | 第43-45页 |
·加大电信企业之间的共建共享力度 | 第45-46页 |
·完善、健全互联互通的法律规制 | 第46-50页 |
·制定出台《电信法》 | 第46-49页 |
·制定出台《电信监管管理法》 | 第49-50页 |
·强化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 | 第50-53页 |
·加强电信监管机构的建设 | 第50页 |
·建设全业务监控平台,提升“电子监管”能力 | 第50-51页 |
·提高监管机构的执法水平 | 第51-53页 |
结束语 | 第53-54页 |
参考资料 | 第54-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表的论著、论文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