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心绘境--中国传统道论与山水画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图片目录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6页 |
第一节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第二节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一章 道论概述与道论的落实 | 第16-29页 |
第一节 中国传统道论概述 | 第16-23页 |
第二节 道论向山水画落实之可能 | 第23-29页 |
第二章 山水画与道家道论 | 第29-45页 |
第一节 无:中国山水画的超越品格 | 第29-33页 |
第二节 游:山水画的贴己品格 | 第33-37页 |
第三节 神:山水画的玄妙品格 | 第37-39页 |
第四节 自然:山水画的本真品格 | 第39-45页 |
第三章 山水画与禅宗道论 | 第45-60页 |
第一节 本心:禅宗之道的内涵 | 第45-49页 |
第二节 小景:描绘题材的增加 | 第49-53页 |
第三节 静寂:审美境界的拓展 | 第53-55页 |
第四节 重意:主观成分的加强 | 第55-60页 |
第四章 山水画与儒家道论 | 第60-78页 |
第一节 气象氤氲:山水画的勃勃生意 | 第60-66页 |
第二节 伦理秩序:山水画的道德图式 | 第66-69页 |
第三节 个人修养:山水画的创作基础 | 第69-78页 |
第五章 道论与山水画的审美创造 | 第78-94页 |
第一节 道论与山水画的观照方式 | 第78-83页 |
第二节 道论与山水画创作的审美心胸 | 第83-88页 |
第三节 道论与山水画的创作技巧 | 第88-94页 |
第六章 道论与山水画构成元素的匹配 | 第94-107页 |
第一节 性状匹配 | 第94-101页 |
第二节 特征匹配 | 第101-107页 |
第七章 道论与山水画中的图像 | 第107-124页 |
第一节 开合 | 第107-109页 |
第二节 虚实相生 | 第109-111页 |
第三节 反透视的物象 | 第111-114页 |
第四节 亭子与门窗 | 第114-117页 |
第五节 散木·枯木·雪景·广漠之野 | 第117-124页 |
第八章 道论与山水画的审美风格 | 第124-142页 |
第一节 简 | 第124-128页 |
第二节 淡 | 第128-136页 |
第三节 拙 | 第136-142页 |
第九章 道论与山水画的审美境界 | 第142-159页 |
第一节 渺远之境 | 第142-148页 |
第二节 静谧空间 | 第148-153页 |
第三节 浑沌世界 | 第153-159页 |
结论 | 第159-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163-168页 |
主要研究成果 | 第168-169页 |
后记 | 第169-1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