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0页 |
·心脑血管疾病与模型药物的概况 | 第10-14页 |
·心脑血管疾病 | 第10-12页 |
·酒石酸美托洛尔 | 第12-14页 |
·脉冲释药系统与渗透泵脉冲控释制剂 | 第14-18页 |
·脉冲释药系统的概况 | 第14-15页 |
·渗透泵脉冲释药系统 | 第15-18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0-41页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20页 |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仪器 | 第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41页 |
·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20-22页 |
·含量及有关物质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22-24页 |
·丙酮残留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24-26页 |
·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26-28页 |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 第28-29页 |
·溶解度的测定 | 第29页 |
·酒石酸美托洛尔脉冲控释片的制备方法 | 第29-31页 |
·双层片芯处方的确定 | 第31-34页 |
·衣膜处方的确定 | 第34-35页 |
·批间重现性考察 | 第35页 |
·体外释放行为的评价 | 第35-36页 |
·稳定性初步考察 | 第36-37页 |
·控释衣膜的评价及释药机制的考察 | 第37-38页 |
·酒石酸美托洛尔脉冲控释片beagle犬体内药动学研究 | 第38-41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41-77页 |
·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41-43页 |
·分析波长的选择 | 第41页 |
·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41-42页 |
·回收率试验 | 第42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42-43页 |
·溶液稳定性试验 | 第43页 |
·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43-46页 |
·辅料干扰试验 | 第43-44页 |
·专属性试验 | 第44页 |
·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44-45页 |
·回收率试验 | 第45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45-46页 |
·定量限及检测限 | 第46页 |
·溶液稳定性 | 第46页 |
·丙酮残留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46-49页 |
·专属性试验 | 第46-47页 |
·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47-48页 |
·回收率试验 | 第48页 |
·重现性试验 | 第48页 |
·定量限及检测限 | 第48-49页 |
·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49-51页 |
·样品处理方法 | 第49页 |
·专属性考察 | 第49-50页 |
·线性试验 | 第50页 |
·提取回收率和方法回收率试验 | 第50-51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51页 |
·定量限和检测限 | 第51页 |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 第51页 |
·溶解度的测定 | 第51-52页 |
·双层片芯的处方确定 | 第52-58页 |
·含药层中PEO N750和PEO N80的比例对释放行为的影响 | 第52-53页 |
·含药层聚合物的用量对释放行为的影响 | 第53页 |
·助推层中不同渗透压促进剂对释放行为的影响 | 第53-54页 |
·助推层中氯化钠的用量对释放行为的影响 | 第54-55页 |
·助推层中聚合物的用量对释放行为的影响 | 第55-56页 |
·片芯处方的优化 | 第56-57页 |
·优化处方的验证 | 第57-58页 |
·衣膜的确定 | 第58-64页 |
·隔离衣材料对释放行为的影响 | 第58页 |
·隔离衣增重对释放行为的影响 | 第58-60页 |
·控释衣膜中致孔剂的种类对脉冲控释片体外释放行为的影响 | 第60页 |
·控释衣膜中致孔剂的用量对释放行为的影响 | 第60-61页 |
·控释衣膜增重对释放行为的影响 | 第61-62页 |
·衣膜处方的优化 | 第62-64页 |
·优化处方的验证 | 第64页 |
·重现性考察 | 第64-65页 |
·体外释放行为的评价 | 第65-67页 |
·不同pH释放介质中释放行为的考察 | 第65-66页 |
·模拟食物效应对控释片释放行为影响的考察 | 第66页 |
·不同搅拌转速对释放行为的影响 | 第66-67页 |
·初期稳定性考察 | 第67-69页 |
·影响因素试验 | 第67-68页 |
·加速试验 | 第68-69页 |
·控释衣膜的评价及释药机制的考察 | 第69-73页 |
·游离衣膜的制备 | 第69-70页 |
·游离膜表面形态的电镜观察 | 第70页 |
·游离膜机械性能的研究 | 第70-71页 |
·释药机制的考察 | 第71-73页 |
·酒石酸美托洛尔脉冲控释片beagle犬体内药动学研究 | 第73-77页 |
·血药浓度的测定 | 第73-74页 |
·药动学参数的计算 | 第74-75页 |
·体内外相关性的评价 | 第75-77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个人简历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