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河北省能源—经济—环境协调评价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1-14页
     ·国外对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国内对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研究现状第12-14页
     ·河北省能源—经济—环境协调评价研究现状第14页
     ·总结第14页
   ·本文研究结构与方法第14-18页
     ·研究结构第14-16页
     ·研究方法第16-18页
第2章 能源—经济—环境(3E)协调发展理论第18-37页
   ·能源—经济—环境(3E)复杂系统分析第18-20页
     ·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涵义及其要素分析第18-19页
     ·3E系统的基本特征第19-20页
   ·能源、经济与环境相互关系分析第20-28页
     ·能源与经济相互关系第20-25页
     ·环境与经济的相互关系第25-26页
     ·能源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第26-28页
   ·能源—经济—环境(3E)协调发展理论第28-36页
     ·协调及协调发展涵义第28-30页
     ·3E系统的协调内容第30-32页
     ·3E系统的协调过程第32-34页
     ·协调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第34-36页
     ·协调度第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河北省能源、经济与环境发展现状及关系分析第37-50页
   ·河北省能源、经济与环境发展现状分析第37-43页
     ·河北省能源现状分析第37-39页
     ·河北省经济发展现状分析第39-41页
     ·河北省环境发展现状分析第41-43页
   ·河北省能源与经济关系分析第43-47页
     ·河北省能源密度分析第43-44页
     ·河北省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分析第44-45页
     ·河北省经济对能源依赖关系的回归分析第45-47页
   ·河北省环境与经济关系分析第47-48页
   ·河北省能源与环境关系分析第48-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4章 3E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确定第50-63页
   ·构建3E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第50-55页
     ·3E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确立原则第50-51页
     ·3E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第51-55页
   ·3E协调发展评价的步骤和内容第55-56页
   ·指标权数确定方法第56-59页
     ·确定权数的方法第56-57页
     ·指标权数的确定第57-59页
   ·3E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和确定第59-62页
     ·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第59-62页
     ·综合评价方法的确定第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5章 河北省3E协调发展灰色综合评价与分析第63-70页
   ·灰色综合评价方法的特点第63-64页
   ·河北省3E协调发展灰色综合评价步骤第64-65页
     ·确定最优指标集(F~*)第64页
     ·指标值的规范化处理第64-65页
     ·计算综合评判结果第65页
   ·3E协调度的评价标准第65页
   ·河北省3E协调发展的灰色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第65-69页
     ·河北省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总体评价第67页
     ·河北省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各子系统具体分析第67-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6章 河北省3E协调发展的隶属度分析第70-80页
   ·河北省3E协调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及评价步骤第70-72页
     ·权重的确定第70页
     ·指标值的规范化处理第70页
     ·3E系统综合评价值计算第70-71页
     ·3E系统协调度计算第71-72页
   ·河北省3E协调发展综合评价与分析第72-77页
     ·河北省3E系统发展水平分析第72-73页
     ·河北省3E系统协调度分析第73-77页
   ·河北省3E系统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第77-79页
     ·能源短缺是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长期面临的突出问题第77-78页
     ·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使节能环保工作的压力进一步加大第78页
     ·能源需求增长与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第78-79页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7章 提升河北省3E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第80-86页
   ·加快能源产业发展,保障能源安全第80-82页
     ·加强能源基础建设,保障能源供给第80页
     ·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广清洁能源第80-81页
     ·加强节能工作,提高能源利用率第81-82页
   ·调整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第82-83页
     ·改造传统产业,促进节能环保第82页
     ·提升科学技术水平,发展新兴产业第82页
     ·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服务业第82-83页
     ·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第83页
   ·加大综合治理力度,保护生态环境第83-85页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第83页
     ·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深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第83-84页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第84-85页
     ·推进生态保护和建设,构建区域生态安全屏障第85页
     ·拓宽融资渠道,增加环保投入第85页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结论第86-88页
附录第88-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113-114页
致谢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北省农民土地收入与家庭收入关系调查与分析
下一篇: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第三方物流顾客满意度测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