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企业组织与管理论文--农业生产服务组织论文

新型合作金融—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和政府职能发挥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1章 导论第12-22页
   ·选题背景、研究问题第12-13页
     ·选题的背景第12页
     ·研究问题第12-13页
   ·研究意义第13-14页
     ·理论意义第13-14页
     ·现实意义第14页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4-18页
     ·国外研究述评第14-16页
     ·国内研究述评第16-17页
     ·小结第17-18页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8-19页
     ·文献检索的方法第18页
     ·对比分析的方法第18页
     ·战略制定和分析方法即SWOT 分析法第18-19页
   ·框架结构与逻辑关系第19-20页
   ·主要创新之处第20-21页
   ·文章的不足之处第21-22页
第2章 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背景第22-35页
   ·理论背景—国际互助合作金融通识与我国互助合作组织体制变迁第22-26页
     ·国际互助合作金融理论通识第22-24页
     ·我国互助合作组织体制变迁第24-26页
   ·组织背景—国外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概述第26-27页
   ·金融背景—国内金融组织体系的发展和现状第27-35页
     ·正规性金融组织的发展现状第29-32页
     ·非正规性金融组织的发展现状第32-35页
第3章 农村资金互助社产生的主要动因第35-41页
   ·农村正规性金融供给与农村金融需求的关系第35-37页
     ·农村正规性金融供给状况第35-36页
     ·农村金融需求的状况第36-37页
   ·农村非正规性金融供给状况第37-38页
     ·从制度规范与法律保障的方面第37-38页
     ·从合作金融的属性方面第38页
     ·小结第38页
   ·农村资金流向状况第38-41页
第4章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现状第41-51页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历程第41-43页
     ·首家农村资金互助社—梨树县闫家村百信资金互助社第41-42页
     ·国家相关政策相继出台第42-43页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运作特征—以吉林省梨树县百信资金互助社为例第43-48页
     ·百信资金互助社的社员来源第43-44页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一般运行规定和原理第44页
     ·百信资金互助社的运行过程第44-46页
     ·百信资金互助社的运作特征第46-47页
     ·百信资金互助社的发展状况第47-48页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模式第48-51页
     ·依托内生型资金互助合作模式第48-49页
     ·外生推动型资金互助合作模式第49-50页
     ·综合集成型资金互助合作模式第50-51页
第5章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瓶颈制约第51-56页
   ·政府制度层面第52-54页
     ·配套政策方面第52-53页
     ·政府监管方面第53-54页
   ·资金层面第54-55页
     ·贷款需求方面第54页
     ·融资渠道方面第54-55页
   ·自身层面第55-56页
     ·金融管理人才方面第55页
     ·农业保险机制方面第55-56页
第6章 农村资金互助社可持续发展的SWOT 分析第56-62页
   ·优势因素分析(Strengths analysis)第56-57页
     ·信息对称,交易成本低第56页
     ·防止资金大量外流,利于发展农村经济第56页
     ·与生俱来的制度优势第56-57页
   ·弱势因素分析(Weaknesses analysis)第57-58页
     ·专业管理人员缺乏,管理水平不高第57-58页
     ·国家相关政策缺失第58页
     ·规模小,服务范围狭小第58页
   ·外部机会分析(Opportunities analysis)第58-59页
     ·国家政策的支持第58-59页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缺失第59页
   ·威胁分析(Threats analysis)第59-60页
     ·政府和金融监管当局偏好村镇银行第59-60页
     ·面临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竞争的压力第60页
   ·SWOT 分析结论第60-62页
第7章 关于农村资金互助社可持续发展模式探索第62-69页
   ·关于政府的立法监督职能第62-64页
     ·政府的自身定位第62页
     ·政府的立法职能第62-64页
   ·关于政府的政策方面第64-67页
   ·关于政府的服务支持职能第67-69页
结语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致谢第72-7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粮食政策的历史及其现状分析
下一篇: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政府行为的研究--基于栾卸村农地承包权流转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