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研究概述 | 第9-14页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一、风险与风险管理 | 第11页 |
二、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相关理论 | 第11-12页 |
三、文献小结 | 第12-13页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现况及成因分析 | 第14-24页 |
第一节 对外直接投资相关理论 | 第14-16页 |
一、对外直接投资的概念 | 第14页 |
二、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第14-16页 |
第二节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况分析 | 第16-20页 |
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呈现主体多元化 | 第16-17页 |
二、制造业逐渐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部门 | 第17-18页 |
三、企业对外投资进入方式逐渐多样化 | 第18页 |
四、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行业不断扩大 | 第18-20页 |
五、中国对外投资地域分布广泛 | 第20页 |
第三节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 | 第20-22页 |
一、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政府的“走出去”战略 | 第21页 |
二、国有企业对外投资动机 | 第21页 |
三、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动机 | 第21-22页 |
四、规避全球化金融风险 | 第22页 |
第四节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主要挑战 | 第22-24页 |
一、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 | 第22-23页 |
二、亟需提升国际投资决策和国际化经营能力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风险 | 第24-33页 |
第一节 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类型和影响因素 | 第24-27页 |
一、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类型 | 第24-25页 |
二、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影响因素 | 第25-27页 |
第二节 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风险 | 第27-30页 |
一、从地区结构看,下行投资比重较大 | 第27-28页 |
二、从行业结构看,投资的初级化特征明显 | 第28页 |
三、从投资主体结构看,国有企业主导对外投资 | 第28-29页 |
四、投资的风险防范体制尚不健全 | 第29页 |
五、投资的宏观管理仍然相对滞后 | 第29-30页 |
六、投资的经营管理人才匮乏 | 第30页 |
第三节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来源分析 | 第30-33页 |
一、政治风险 | 第30-31页 |
二、经济风险 | 第31页 |
三、文化风险 | 第31页 |
四、法律风险 | 第31-32页 |
五、跨国并购风险 | 第32页 |
六、对外直接投资的新风险及其特点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与实证分析 | 第33-41页 |
第一节 可拓预警模型概述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可拓预警模型 | 第34-38页 |
一、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及风险等级分类 | 第34-35页 |
二、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可拓预警物元模型的构建 | 第35-36页 |
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等级评定 | 第36-38页 |
第三节 案例分析 | 第38-41页 |
第五章 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对策建议 | 第41-45页 |
第一节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宏观管理 | 第41-43页 |
一、构建对外投资风险预警系统 | 第41-42页 |
二、完善对外投资的法律监管 | 第42页 |
三、健全海外直接投资保险制度 | 第42页 |
四、建立双边和多边投资保护协定 | 第42-43页 |
第二节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微观管理 | 第43-45页 |
一、完善对外投资企业的治理结构 | 第43页 |
二、积极实施“跨国本地化”经营战略 | 第43页 |
三、重视对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 第43-4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