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减灾理念下的温黄平原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研究--以温岭市为例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前言 | 第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0-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2 温黄平原城市灾害概述 | 第12-24页 |
·温黄平原概况分析 | 第12页 |
·温黄平原城市灾害概况 | 第12-13页 |
·温黄平原城市灾害类型 | 第13-21页 |
·气象灾害 | 第13-17页 |
·地质灾害 | 第17-19页 |
·洪灾 | 第19-20页 |
·人为灾害 | 第20-21页 |
·温黄平原城市灾害成因分析 | 第21-22页 |
·自然因素 | 第21页 |
·人为因素 | 第21-22页 |
·常规的防灾减灾方法 | 第22-24页 |
·常规的防灾减灾方法 | 第22-23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3 城市绿地系统与减灾 | 第24-52页 |
·城市绿地系统在减灾中的重要地位 | 第24-34页 |
·欧美、日本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减灾 | 第24-31页 |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减灾的柔性基础设施 | 第31-32页 |
·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减灾 | 第32-34页 |
·绿地减灾机能分析 | 第34-46页 |
·绿地的功能分析 | 第34-36页 |
·绿地功能与城市灾害关系 | 第36-37页 |
·绿地对火灾、地震灾害的应急避难作用 | 第37-39页 |
·绿地对风灾的防护作用 | 第39-41页 |
·绿地对洪涝灾害、地面沉降的减灾作用 | 第41-43页 |
·绿地的净化作用 | 第43-44页 |
·绿地的调节作用 | 第44-46页 |
·减灾绿色网络的构建 | 第46-50页 |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 | 第46-47页 |
·绿色网络概念 | 第47-48页 |
·减灾绿色网络的构建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4 基于减灾理念下的温岭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实证 | 第52-72页 |
·温岭市概况分析 | 第52-55页 |
·温岭市概况 | 第52-53页 |
·温岭市灾害分析 | 第53-55页 |
·温岭市规划结构布局 | 第55-56页 |
·区域总体规划 | 第55-56页 |
·规划用地布局 | 第56页 |
·温岭市绿地现状分析 | 第56-58页 |
·绿地系统性差,数量少且分布不均 | 第56-57页 |
·绿地生态和减灾功能不被重视 | 第57-58页 |
·防护林建设存在问题 | 第58页 |
·减灾理念下的温岭绿地规划设计 | 第58-71页 |
·构建减灾绿色网络 | 第58-64页 |
·基于减灾理念下的绿地详细设计 | 第64-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5 结语 | 第72-73页 |
·结论 | 第72页 |
·不足之处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附录一 温岭市相关规划图 | 第80-83页 |
附录二 温岭市减灾绿地规划图 | 第83-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