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财政理论论文--国家机关会计(政府会计)、预算会计论文

事业单位引入权责发生制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导言第8-22页
 一、背景及研究意义第8-15页
  (一) 背景第8-12页
  (二) 研究意义第12-15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1页
  (一) 国内制度体系第15-19页
  (二) 国外发展现状第19-21页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21-22页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1页
  (二) 研究的主要方法第21-22页
第二章 各国的改革经验对我国事业单位引入权责发生制的启示与借鉴第22-28页
 一、各国权责发生制应用情况第22-23页
 二、各国改革的成效第23-25页
  (一) 有利于改善财政状况,为形成长期稳定的决策提供保障第24页
  (二) 政府职能转向重视产出和结果,有助于政府目标的实现第24页
  (三) 政府工作效率有了明显提高,公共服务得到了改善第24-25页
  (四) 权责发生制框架提高了政府财政的透明度,政府资源得到了有效评价和管理第25页
  (五) 能够全面反映政府债务,使得政府的相关决策更为科学、谨慎第25页
 三、各国改革经验的借鉴和启示第25-28页
  (一) 事业单位会计规范可以单独形成体系第26页
  (二) 具备一定制度支持基础第26页
  (三) 事业与企业会计的趋同性第26页
  (四) 与财政改革的兼容性第26-27页
  (五) 会计培训和教育的侧重性第27-28页
第三章 我国事业单位推行权责发生制的方式和步骤第28-38页
 一、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推进方式选择第28-31页
  (一) 一步到位型第29页
  (二) 分步推进型第29-30页
  (三) 逐步渗透型第30-31页
 二、改革的步骤和措施第31-38页
  (一) 改革前期必要的理论分析和研究第31页
  (二) 健全基础法规工作,推动配套制度的改革和"无缝对接"建设第31-32页
  (三) 权责发生制在事业单位核算中的具体运用第32-34页
  (四) 抓紧清产核资,摸清家底,为资本化管理打好基础第34页
  (五) 优化预算会计组织结构第34-35页
  (六) 高素质人才和科学技术等资源的支持第35-36页
  (七) 有选择性地对某些事业单位进行权责发生制改革试点第36页
  (八) 强化预算监督,为建立合理、科学的公共预算提供保障第36页
  (九) 构建一套与权责发生制相适应的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第36-37页
  (十) 与国际通力合作,带动我国预算管理改革的发展与完善第37-38页
第四章 改革进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及应对措施第38-42页
 一、权责发生制导致与现金流量脱节问题第38页
 二、引入权责发生制难以对公共资产进行客观地确认和计量第38-39页
 三、引入权责发生制基础需要有一种成熟的"顺应规则"的文化第39-40页
 四、权责发生制会计的高构建成本和高运作成本问题第40页
 五、对决策者和监管者将会产生一定影响第40-41页
 六、利益既得者阶层的阻力和领导、管理阶层理解上的障碍第41-42页
第五章 结论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功率LED封装共晶炉及灯具传热过程仿真分析
下一篇:公共财政支农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湖北省赤壁市的实证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