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个性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论文

叙事方式对于人格发展的作用研究--以天津某高校为例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第一节 研究缘起第11页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11-15页
     ·研究目的第11-12页
     ·已有研究的不足第12-13页
     ·研究价值第13-14页
     ·研究意义第14-15页
 第三节 问题提出第15-17页
     ·叙事方式与自我发展第15-16页
     ·大学生人格教育现状第16-17页
 第四节 研究设想与研究方法第17-20页
     ·研究目标与整体思路第17-18页
     ·研究方法第18-19页
     ·研究安排第19-20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人格研究的进展与评价第20-33页
 第一节 传统人格研究第20-22页
     ·传统的人格研究取向第20-22页
 第二节 人格叙事理论渊源第22-27页
     ·社会建构论第22-24页
     ·叙事与人格第24-25页
     ·人格理论的叙事渊源第25-27页
 第三节 人格叙事研究进展第27-33页
     ·社会建构——叙事心理学第27-29页
     ·叙事人格研究最新进展第29-33页
第三章 理论基础:人格叙事理论第33-46页
 第一节 人格叙事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观点第33-42页
     ·人格叙事理论的基本概念第33-39页
     ·人格叙事理论主要观点第39-42页
 第二节 人格叙事理论的基本原则第42-46页
第四章 研究依据:叙事取向人格研究方法论第46-86页
 第一节 人格叙事研究的主要类型第46-66页
     ·人生故事第46-54页
     ·生活史研究第54-55页
     ·心理传记第55-60页
     ·阐释学(Hermeneutic)与个人故事的再建构第60-63页
     ·人格测量中的叙事方法第63-66页
 第二节 人格叙事研究的具体步骤第66-77页
     ·叙事资料的收集第66-69页
     ·叙事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第69-77页
 第三节 叙事与心理治疗第77-86页
     ·心理治疗的叙事模式第77-79页
     ·叙事和治疗的关系第79-81页
     ·叙事的心理治疗技术:反思与叙事第81-86页
第五章 实证研究:不同人称叙事对于人格发展的干预研究第86-121页
 第一节 不同人称叙事对于人格发展的实证研究第86-87页
     ·理论框架:叙事方式与自我发展第86-87页
 第二节 人格与叙事:定量研究第87-92页
     ·研究一:不同人称叙事方式与人格的相关研究第87-88页
     ·研究二:不同人称叙事方式人生故事写作对于人格发展的作用第88-91页
     ·研究三:不同人称叙事方式人生故事团体讨论对于人格发展的作用第91-92页
     ·研究结果第92页
 第三节 人格与叙事:质的研究第92-119页
     ·研究目的第92-93页
     ·研究方法第93页
     ·研究工具第93页
     ·个案展示第93-116页
     ·资料分析第116-119页
 第四节 研究结果第119-121页
     ·不同人称叙事在人格因子上存在差异第119页
     ·不同人称叙事干预后人格因子产生的变化第119页
     ·质性研究的结果第119-121页
第六章 总结论述第121-125页
 第一节 研究结论第121-122页
     ·第三人称叙事比第一人称叙事会产生更多的人格变化第121页
     ·叙事的方式干预,以写作的方式较团体讨论的方式有效第121-122页
 第二节 创新之处第122-123页
     ·干预手段方面:以叙事作为干预手段影响人格发展第122页
     ·干预方法方面:采用写作与团体讨论两种方法第122-123页
     ·研究方法方面: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第123页
 第三节 研究不足第123-125页
     ·关于团体干预对深层问题讨论的影响方面第123页
     ·关于研究样本及推论方面第123页
     ·关于干预效果的迁移的方面第123-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34页
附录第134-149页
致谢第149页

论文共1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际油价波动冲击的缓冲机制研究
下一篇:反基础公理的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