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土壤学论文

辽东山区三种林分土壤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特性研究

摘要第9-11页
英文摘要第11-12页
第一章 前言第13-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3页
    1.2 土壤环境因子对森林土壤质量的反映第13-16页
        1.2.1 土壤肥力第14页
        1.2.2 土壤物理性质第14页
        1.2.3 土壤化学性质第14-15页
        1.2.4 土壤酶活性第15页
        1.2.5 土壤微生物第15-16页
    1.3 营林措施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第16-17页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7-18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试验方法第18-23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8-19页
    2.2 采样及试验方法第19-22页
        2.2.1 样地设置与土样采集第19页
        2.2.2 试验方法第19-21页
        2.2.3 数据处理第21-22页
    2.3 技术路线第22-23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3-45页
    3.1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第23-28页
        3.1.1 土壤含水量和容重第23页
        3.1.2 土壤团聚体百分含量第23-24页
        3.1.3 土壤养分含量第24-25页
        3.1.4 土壤pH值第25-26页
        3.1.5 土壤养分含量与团聚体相关关系第26-28页
    3.2 土壤酶活性分析第28-31页
        3.2.1 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第29页
        3.2.2 土壤脲酶活性第29页
        3.2.3 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第29页
        3.2.4 土壤蔗糖酶活性第29页
        3.2.5 土壤理化性质与酶活性相关关系第29-31页
    3.3 土壤微生物分析第31-36页
        3.3.1 土壤微生物磷脂脂肪酸第31-33页
        3.3.2 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第33-34页
        3.3.3 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相关关系第34-35页
        3.3.4 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排序分析第35-36页
    3.4 土壤细菌16SrRNA分析第36-45页
        3.4.1 稀释曲线第37页
        3.4.2 Alpha多样性指数第37-38页
        3.4.3 Beta多样性分析第38-39页
        3.4.4 门水平细菌菌群结构第39-42页
        3.4.5 土壤团聚体与细菌丰度相关关系第42-43页
        3.4.6 土壤理化性质与细菌丰度排序分析第43-45页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第45-49页
    4.1 结论第45-46页
    4.2 讨论第46-49页
参考文献第49-56页
致谢第56-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功率激光投影显示照明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辽东山区三种林分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组分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