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激光投影显示照明系统的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6页 |
1.1 研究背景以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激光投影显示技术实现方案概述 | 第16-19页 |
1.3.1 激光束扫描型投影显示技术 | 第16-17页 |
1.3.2 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激光投影技术 | 第17-19页 |
1.4 激光投影常用匀光技术概述 | 第19-24页 |
1.4.1 积分方棒 | 第19-20页 |
1.4.2 复眼透镜组 | 第20-21页 |
1.4.3 微透镜阵列 | 第21-24页 |
1.4.3.1 衍射光学元件 | 第21-22页 |
1.4.3.2 双面微透镜阵列 | 第22页 |
1.4.3.3 自由曲面微透镜阵列 | 第22-24页 |
1.5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4-26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1.5.2 创新点 | 第25-26页 |
第2章 大功率激光投影显示系统中光源系统的研究 | 第26-37页 |
2.1 激光光源白平衡设计 | 第26-27页 |
2.1.1 引言 | 第26页 |
2.1.2 三基色光源的功率比计算 | 第26-27页 |
2.2 激光光源准直设计 | 第27-30页 |
2.3 激光散斑抑制 | 第30-32页 |
2.3.1 激光散斑形成原理 | 第30-31页 |
2.3.2 多光源对散斑影响 | 第31-32页 |
2.4 基于阵列激光光源光束混合光装置的设计 | 第32-36页 |
2.4.1 混合光装置的意义 | 第32-33页 |
2.4.2 混合光装置中光棒形状的选择 | 第33-3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基于自由曲面阵列实现光束整形匀化的设计 | 第37-47页 |
3.1 自由曲面透镜阵列实现光束整形匀光原理 | 第37页 |
3.2 自由曲面单元设计与计算 | 第37-43页 |
3.2.1 自由曲面单元设计原理 | 第37-39页 |
3.2.2 自由曲面单元求解方法——偏微分方程法 | 第39-40页 |
3.2.3 自由曲面单元求解方法——几何构造法 | 第40-43页 |
3.3 自由曲面单元的误差分析 | 第43-45页 |
3.3.1 误差产生原因分析 | 第43页 |
3.3.2 误差标定方法 | 第43-45页 |
3.4 自由曲面阵列设计 | 第45-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激光投影照明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实验结果分析 | 第47-63页 |
4.1 激光二极管准直建模 | 第47-52页 |
4.1.1 激光二极管参数测量 | 第47-49页 |
4.1.2 激光二极管模型建立 | 第49-50页 |
4.1.3 激光二极管准直系统 | 第50-52页 |
4.2 混合光装置参数的计算 | 第52-54页 |
4.3 自由曲面阵列的计算与建模 | 第54-58页 |
4.3.1 自由曲面单元建模与误差分析 | 第54-56页 |
4.3.2 自由曲面阵列分析 | 第56-58页 |
4.4 不同入射光对目标面均匀度的影响 | 第58-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5章 大功率激光投影照明系统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63-74页 |
5.1 实验系统光路结构 | 第63页 |
5.2 实验系统搭建 | 第63-69页 |
5.2.1 光源模块 | 第63-65页 |
5.2.2 混合光模块 | 第65-67页 |
5.2.3 匀光整形模块 | 第67-68页 |
5.2.4 实验整体光路 | 第68-69页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9-73页 |
5.3.1 目标面能量分布 | 第69-70页 |
5.3.2 光源阵列准直偏差分析 | 第70-71页 |
5.3.3 圆棒远场能量分布 | 第71-72页 |
5.3.4 准直光束直接通过复眼透镜阵列能量分布 | 第72-7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6.1 总结 | 第74-75页 |
6.2 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