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字母注释表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1页 |
1.1 引言 | 第15-16页 |
1.2 船舶柴油机排放的国际公约与法规 | 第16-17页 |
1.3 船舶柴油机的低排放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7-29页 |
1.3.1 船舶柴油机NO_x的生成机理 | 第17-19页 |
1.3.2 船舶柴油机的机内净化技术 | 第19-27页 |
1.3.3 船舶柴油机排放控制的后处理技术 | 第27-28页 |
1.3.4 船舶柴油机满足Tier Ⅲ排放的综合技术方案 | 第28-29页 |
1.4 内燃机工作过程仿真模拟发展趋势及现状 | 第29-30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30-31页 |
第二章 数值模拟方法与模型标定 | 第31-43页 |
2.1 基本控制方程 | 第31-32页 |
2.1.1 连续性方程(质量守恒方程) | 第31页 |
2.1.2 动量守恒方程(Navier-Stokes方程) | 第31页 |
2.1.3 能量守恒方程 | 第31-32页 |
2.1.4 组分守恒方程 | 第32页 |
2.2 燃烧过程模拟的相关模型 | 第32-36页 |
2.2.1 湍流模型 | 第32-33页 |
2.2.2 喷雾模型 | 第33-34页 |
2.2.3 燃烧模型 | 第34-35页 |
2.2.4 排放模型 | 第35-36页 |
2.3 低速二冲程柴油机模型的建立与标定 | 第36-42页 |
2.3.1 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36-37页 |
2.3.2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第37-39页 |
2.3.3 网格策略 | 第39-40页 |
2.3.4 仿真模型的标定 | 第40-4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EGR结合单次喷油对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 | 第43-56页 |
3.1 不同EGR率对柴油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 | 第43-45页 |
3.1.1 EGR率对缸内燃烧过程的影响 | 第43-44页 |
3.1.2 EGR率对NO_x排放和BSFC的影响 | 第44-45页 |
3.2 EGR氛围下,喷油正时和喷油压力对性能和排放的影响 | 第45-52页 |
3.2.1 喷油正时对缸内燃烧过程和排放的影响 | 第45-47页 |
3.2.2 喷油压力对缸内燃烧过程和排放的影响 | 第47-49页 |
3.2.3 喷油正时和喷油压力对燃烧过程影响的对比 | 第49-51页 |
3.2.4 喷油正时和喷油压力对排放影响的对比 | 第51-52页 |
3.3 EGR结合单次喷射的燃烧方案 | 第52-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四章 多次喷射技术对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 | 第56-66页 |
4.1 多次喷射策略方案的设计 | 第56-57页 |
4.2 不同预喷量和预主喷间隔对燃烧和排放的影响 | 第57-62页 |
4.2.1 不同预喷量和预主喷间隔对缸内燃烧过程的影响 | 第57-60页 |
4.2.2 不同预喷量和预主喷间隔对排放的影响 | 第60-62页 |
4.3 EGR氛围下,预喷射策略的结合对油耗和排放的影响 | 第62-63页 |
4.4 EGR结合多次喷射策略的燃烧方案 | 第63-6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五章 油气匹配对燃烧过程和排放的影响 | 第66-84页 |
5.1 三维模型的标定 | 第66-67页 |
5.2 扫气口水平倾角对柴油机燃烧和排放的影响 | 第67-72页 |
5.2.1 扫气口结构方案 | 第67-68页 |
5.2.2 扫气口水平倾角对燃烧过程和排放的影响 | 第68-72页 |
5.3 不同喷油角度对柴油机燃烧和排放的影响 | 第72-83页 |
5.3.1 不同喷油角度设计方案 | 第72-73页 |
5.3.2 涡流面喷油角度对燃烧和排放的影响 | 第73-77页 |
5.3.3 纵截面喷油角度对燃烧和排放的影响 | 第77-81页 |
5.3.4 EGR结合不同喷油角度的燃烧方案研究 | 第81-8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 第84-86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84-85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4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