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估值调整协议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基于新三板挂牌公司视角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2页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1.1 选题的背景第10页
        1.1.2 选题的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内容第11-12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2-18页
    2.1 估值调整协议文献综述第12-15页
        2.1.1 国外学者对估值调整协议的研究综述第12页
        2.1.2 国内学者对估值调整协议的研究综述第12-15页
    2.2 企业绩效的概述及其文献综述第15-17页
        2.2.1 国外学者对企业绩效的研究综述第15-16页
        2.2.2 国内学者对企业绩效的研究综述第16-17页
    2.3 文献评述第17-18页
第三章 估值调整协议在股权投资中的应用分析第18-26页
    3.1 股权投资基本情况第18页
    3.2 股权投资过程中遇到的估值问题第18-19页
        3.2.1 投融资双方对立的立场第18-19页
        3.2.2 投融资双方信息不对称第19页
    3.3 估值调整协议在国内外的运用现状分析第19-20页
    3.4 中外估值调整协议应用的比较分析第20-22页
        3.4.1 估值调整条款内容的比较第20-21页
        3.4.2 触发估值调整后实施的比较第21页
        3.4.3 投资期限的比较第21-22页
    3.5 估值调整协议在国内股权投资中的实践特点分析第22-24页
        3.5.1 估值调整指标单一,多数以业绩为考核目标第22页
        3.5.2 对投资方倾斜第22-23页
        3.5.3 估值调整协议签署在上市前第23页
        3.5.4 法律界定模糊第23-24页
        3.5.5 保护小股东的利益第24页
        3.5.6 对外披露少第24页
        3.5.7 估值调整的激励作用第24页
    3.6 假设提出第24-26页
第四章 实证模型设计和企业绩效的计算第26-34页
    4.1 实证模型设计第26-29页
        4.1.1 模型和变量设计第26-28页
        4.1.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第28-29页
    4.2 因子分析法计算企业绩效第29-34页
        4.2.1 因子分析的可行性分析第29-30页
        4.2.2 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第30页
        4.2.3 碎石图第30-31页
        4.2.4 计算企业最终经营绩效第31-32页
        4.2.5 确定因子得分系数矩阵第32-33页
        4.2.6 计算企业综合绩效得分第33-34页
第五章 签订估值调整协议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第34-39页
    5.1 变量描述性统计第34-35页
    5.2 相关系数的分析第35-36页
    5.3 共线性检测第36-37页
    5.4 回归分析第37-38页
    5.5 章节小结第38-39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策略建议第39-44页
    6.1 研究结论总结第39页
    6.2 给融资方的建议第39-41页
        6.2.1 准确评估估值调整协议必要性第39页
        6.2.2 准确衡量企业自身实力第39-40页
        6.2.3 估值调整条款设定应关注企业控制权第40页
        6.2.4 管理层行为立足长远,增强企业核心竟争力第40-41页
    6.3 给投资方的建议第41-42页
        6.3.1 投资方应加强对融资企业的管理第41页
        6.3.2 估值调整的指标和形式第41-42页
    6.4 估值调整协议对策建议第42-43页
        6.4.1 加强法律建设,规范估值调整协议的相关条款第42页
        6.4.2 进一步加强监管,建立完善的估值调整协议披露制度第42-43页
    6.5 研究不足及展望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附录 A 企业综合绩效得分表第46-49页
致谢第49-50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LTV对RMBS次级档分层影响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2015年股灾对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消费与投资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