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非常规储层脉冲衰减渗流试验研究及其优化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1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页岩储层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页岩气渗流方法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3 页岩气吸附机理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4-17页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4页
        1.3.2 技术路线第14-17页
2 页岩结构特征分析第17-29页
    2.1 岩体取样第17-20页
        2.1.1 取样地质背景第17-19页
        2.1.2 样品加工第19-20页
    2.2 页岩微观结构分析以及物性测试第20-27页
        2.2.1 页岩电镜扫描分析第20-22页
        2.2.2 XRD测试分析第22-23页
        2.2.3 总有机碳TOC分析第23-24页
        2.2.4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第24-27页
    2.3 本章小结第27-29页
3 传统渗流脉冲实验研究第29-67页
    3.1 传统非稳态渗流实验研究发展第29-32页
    3.2 单向脉冲渗流实验第32-38页
        3.2.1 实验仪器和方法第32-34页
        3.2.2 实验步骤第34-38页
    3.3 单向脉冲渗流实验结果分析第38-51页
        3.3.1 应力边界条件第38-39页
        3.3.2 单向压力脉冲实验结果第39-51页
    3.4 考虑储存压缩与吸附特性的渗透率修正第51-65页
        3.4.1 等温吸附实验第51-56页
        3.4.2 氦气渗流中的储存压缩性研究第56-61页
        3.4.3 甲烷渗流中吸附解吸特性影响研究第61-65页
    3.5 本章小结第65-67页
4 优化压力脉冲渗流实验第67-79页
    4.1 渗流实验优化理论第67-70页
        4.1.1 双向压力脉冲实验机理第67-68页
        4.1.2 双向压力脉冲实验理论第68-70页
    4.2 双向压力脉冲渗流实验步骤第70页
    4.3 双向压力脉冲渗流实验结果分析第70-77页
        4.3.1 吸附解吸特性对两种方法下渗透率的影响第70-74页
        4.3.2 双向压力脉冲渗流过程的分解第74-76页
        4.3.3 双向压力脉冲衰减法分解前后对比第76-77页
    4.4 本章小结第77-79页
5 结论与建议第79-81页
致谢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9页
附录第89页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文章目录第89页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安岳地区须家河组须二段储层致密化机理研究
下一篇:黑根霉G6PDH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