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伺服系统提高速度平稳度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4页
   ·引言第12页
   ·伺服系统低速平稳控制关键技术第12-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0页
     ·国内外相关产品及性能指标介绍第14-15页
     ·国内外关键技术研究现状第15-20页
   ·目前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0-22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第22-24页
第2章 直流伺服系统及主要扰动因素的数学建模第24-34页
   ·引言第24页
   ·直流伺服系统数学建模第24-26页
   ·摩擦扰动环节数学模型的建立第26-29页
     ·静态模型第26-28页
     ·动态摩擦模型第28页
     ·转台伺服系统摩擦扰动建模第28-29页
   ·电机力矩波动建模第29-32页
     ·电机力矩波动机理分析第29-30页
     ·转台波动力矩的数学模型及验证第30-32页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3章 伺服系统低速信号的估计方法第34-50页
   ·引言第34-35页
   ·差分速度估计方法的误差分析第35-36页
   ·速度观测器原理及设计第36-40页
   ·基于Kalman 滤波的速度估计算法及其相角修正策略第40-42页
     ·基于Kalman 滤波的速度估计第40-41页
     ·相角滞后的修正第41-42页
   ·仿真与实验验证第42-48页
     ·仿真与实验精度分析第42-45页
     ·测速方法相角滞后的分析第45-47页
     ·仿真与实验结论第47-48页
     ·两种方法的对比第48页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4章 主要扰动量影响速度平稳度的模式分析第50-68页
   ·引言第50-51页
   ·摩擦模型及其线性化结果第51-54页
     ·摩擦模型的线性化第51-52页
     ·模型参数意义及模型误差第52-53页
     ·伺服系统状态空间模型第53-54页
   ·伺服系统由摩擦产生极限环的原因分析第54-57页
   ·极限环的稳定性研究第57-59页
   ·力矩波动对速度平稳度影响第59页
   ·摩擦影响速度平稳度的仿真与实验验证第59-65页
     ·控制器参数对系统运动学影响第60页
     ·极限环稳定性判断第60-63页
     ·实验研究第63-65页
   ·力矩波动影响速度平稳度的实验研究第65-66页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5章 电机力矩波动的自适应补偿控制第68-80页
   ·引言第68-69页
   ·鲁棒自适应控制策略的设计第69-74页
     ·基于递推最小二乘法的参数辨识与自适应补偿第69-71页
     ·基于α-β-γ滤波的加速度信号估计第71-73页
     ·速度环调节器的设计第73-74页
   ·仿真研究第74-78页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6章 补偿摩擦扰动的自适应滑模控制第80-96页
   ·引言第80-81页
   ·自适应滑模控制策略的设计第81-86页
     ·系统数学模型推导第81-82页
     ·自适应滑模控制器设计第82-85页
     ·闭环系统稳定性证明第85-86页
   ·仿真分析第86-95页
     ·对等速信号和正弦信号的跟踪第87-91页
     ·摩擦参数变化时对等速信号和正弦信号的跟踪第91-93页
     ·存在未建模动态和干扰信号时的跟踪结果第93-94页
     ·仿真结果分析第94-95页
   ·本章小结第95-96页
第7章 几种提高速度平稳度方法的工程应用第96-112页
   ·引言第96页
   ·实验平台及软、硬件环境介绍第96-101页
     ·实验环节介绍第96-98页
     ·伺服控制卡的硬件设计第98-99页
     ·伺服控制卡的软件环境第99-101页
   ·对传统频域控制的改进第101-107页
     ·积分控制第101-104页
     ·加速度负反馈控制第104-107页
   ·力矩波动自适应补偿控制实验第107-109页
   ·对上述几种控制方法的比较和评价第109-110页
   ·本章小结第110-112页
第8章 总结与展望第112-116页
   ·全文总结第112-113页
   ·研究展望第113-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24页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第124-126页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第126-128页
致谢第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温度对遥感器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影响
下一篇:大视场遥感相机成像均匀性研究